破冰踏海(附图片)

发布日期:2023-12-08
作者:朱鸿博
字号:[ ]

  本报讯 通讯员 朱鸿博报道 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和天惠轮在经过8天的冰区航行后,成功驶离密集浮冰区,顺利抵达南极罗斯海新考察站附近海域,开展卸货作业和人员登陆工作。

  两船在成功穿越西风带后,经过冰情安全评估后于北京时间11月29日深夜进入浮冰区,随即开启冰区航行状态,“雪龙2”号开始为天惠轮破冰引航。两船刚进入浮冰区不久就遭遇9到10级风和密集浮冰,“雪龙2”号开辟的航道很快被浮冰重新封堵。“雪龙2”号随即掉头采取迂回破冰方式为天惠轮开辟航道,调整航速和间距,按计划进入正常破冰航行状态。

  据“雪龙2”号船长肖志民介绍,经过几小时磨合,两船配合协作更加默契,船速保持在5节左右。

  据天惠轮报告,期间两船多次经过密集浮冰区,天惠轮按照制定的冰困操作预案操作,驾驶台加强值守,每小时更新气象、冰况以及主机工况记录表,“雪龙2”号来回破冰,采取迂回路线绕过冰况密集区,最终成功抵达南极罗斯海新站附近。

  冰区航行期间,天惠轮严格执行冰区航行方案及应急预案,全面细致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每4小时报告一次航行状况,每6小时对水密装置及各个油水舱进行检查测量,同时保持对船体结构、油水舱和主机负荷的不间断监控,船舶保持安全距离跟随“雪龙2”号慢速、匀速航行。中远海运集团安全监管本部高度关注,要求以十二分的谨慎,按照“安全第一”的原则和“三个习惯”良好做法,科学安排各项工作,落实防范措施,并多次就做好冰区航行、锚地抛锚、卸货作业、驳船转运及防污染等方面安全工作进行督导;中远海运特运南极项目小组全程跟踪指导,每天开会对天惠轮航行状况进行会商,及时给船上提供指导意见和提醒,管船小组24小时值守,与国家海洋预报台极地预报中心保持密切联系,根据冰区冰情动态提前规划冰区航行路线,根据天惠轮反馈情况及时对冰况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估并相应调整方案,完善、细化安全操作措施。

  本次卸货作业将完成约9300吨新站建设物资的卸运。航行期间,考察队多次开展专题讨论、修改完善了卸货方案,并于日前召开卸货工作动员会,强调安全事项,明确任务分工。

  考察队副领队魏福海介绍,接下来将根据天气情况,开展大规模建设物资卸运和人员登陆工作,同步开展新站钢结构搭建。“雪龙2”号预计6天内完成在船物资和人员登陆后,前往新西兰利特尔顿港,而天惠轮则留下直到全部建设物资卸运完成后再离开。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由自然资源部组织,这是中国首次派出3艘船执行南极考察任务。“雪龙”号和“雪龙2”号主要执行科学考察、人员运送和后勤补给任务,天惠轮主要运送新考察站建设物资。此前,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已有32名队员于11月21日安全飞抵罗斯海新站现场,启动建设新站的前期准备工作。(编者:有关天惠轮此次南极之行的更多内容,请见本期B3版文章——天惠轮的南行手记。)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