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直面新挑战,实现新突破,于近期顺利完成多票“首次”“首艘”“首单”业务,用实际行动为客户纾困解难。
一站式服务 赋能中小微企业首次扬帆出海
中小微企业作为我国稳经济的重要基础和稳就业的主力支撑,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关键环节。近日,镇江中远海运物流践行职责,凭借一站式定制化服务构建产品出海新模式,助力中小微企业开启首次扬帆出海新征程。
该客户作为一家落户镇江的年轻企业,前期主要承接产品代加工,产品从上海港出口海外。近期,客户成功办理自营进出口权。在获悉客户缺少外贸跟单员,且不了解进出口贸易流程这一特殊情况后,镇江公司迅速组建服务团队,协助客户读取信用证并制作委托书。待客户正式委托首单出口至阿联酋的业务后,镇江公司为客户量身定制了从原产地证书申请、银行交单资料准备,到海运出口的一站式综合性物流服务方案,实时反馈货物截单、通关、配载动态,多节点、全流程、全覆盖的专业服务获客户认可与青睐。首票出口业务的顺利操作进一步坚定了客户扩建工厂、扩大外贸的信心和决定,同时也为下一步开拓中东、瑞士等出口业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保姆式服务 护航口岸首次进口菜籽油运输
近日,随着船舶最后一根缆绳离桩,标志着扬州外代代理的口岸首次菜籽油进口业务顺利完成。由于该货种在扬州口岸首次进口且为首次进口食品级油类,扬州外代接到客户咨询后,积极联系码头和罐区,了解码头泊位和罐容情况,全程协助客户办理进口食品备案手续,第一时间和属地海关汇报货物情况,确保货物按时通关放行。在港卸货期间,由于该船有其他液货拼船,为防止操作过程中出现混舱,外勤人员全程驻船监督卸货并实时与收货人和罐区沟通汇报,最终,万吨油货在24小时之内全部卸货完毕,大大减少了船舶在港时间,为客户节省了物流成本。
专业化服务 助力口岸首艘二手船买卖顺利交接
近日,随着悠扬的汽笛声响起,泰州外代代理的甲板船“缇娜2”迎着明媚的春光顺利扬帆起航,开始了新的征程。“缇娜2”原名“顺强荣耀7”,建造于2015年,此次在泰州口岸进行二手船买卖,船舶运营性质由内贸运输改为国际航线运输,这也是泰州口岸近年来首次二手船交易。泰州外代接到委托后高度重视,立即联系泰州口岸相关码头,综合对比各码头档期、收费标准以及交船计划等情况,最终选定了刚刚临时对外开放的泰兴中铁建港务码头作为此次二手船交易码头。在泰州外代沟通协调下,码头开辟专用泊位,并划出专门区域用于船员交接、船名更换、物料供应等事宜,充分保障了此次二手船顺利交接。
定制化服务 保障客户首票“区港联动”保税业务顺畅
常州外代紧随客户发展需求,创新服务模式,首次成功采用“区港联动,水陆联运”模式,帮助客户实现货物从上海港到常州综保区“一次报关,分批卸货”,在精细化服务和业务新领域探索上取得新突破。该批货物共50TEU,如此大批量如果采用传统“通关一日游”模式,通关放行后一次性进入综保区,将大幅增加客户的运输压力和成本,且时效性难以保障。常州外代转换思维,创新地提出采用“区港联动”方式申报入区,即货物在上海港卸船后,经水陆联运直接运至常州综保区,可以“一次申报,分批进出”,大大提升了运输灵活度,降低物流成本,获得客户的大力肯定。操作过程中,常州外代主动联系海关和综保区了解详细政策,结合业务实际理顺申报材料和业务流程,实时关注到港时间,确保驳船、拖车紧密衔接,并提前联系海关确认转关审核,做到货物抵港后第一时间放行,最终顺利完成了首票“区港联动”保税仓储业务。
独创化服务 海运环节首创“二层叠装法”完成运输任务
近日,茂名公司采用海陆联运方式,在海运环节首创“二层叠装法”,圆满完成从茂名至山东淄博某石化公司2套聚乙烯环管反应器运输任务,赢得了客户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赞誉。本次运输设备共58件、总重1034吨,其中运输难度最大的有12件、单件长达62米的直管。针对直管细长的特点,茂名公司工程物流团队在海运环节大胆创新,自主设计和制作了可重复利用的海运叠装工装支架,首创并完成该类型设备在船上二层叠装运输,大大节省了海运环节的运输成本。考虑到货物件数多、陆路运距长,为提高运输效率和避免产生压船成本,工程物流团队不断优化作业方案,将茂名段直管运输的叠装工装专用支架运往山东,调派2台运输车组一次装运4件直管。同时,船舶抵港后先将8件直管转运至码头堆场堆放,其他设备采用车船直取方式。最终,仅用14个小时就完成所有设备的卸船装车操作,圆满完成此次运输任务。
(朱艳、卢毅、蒋卫、陈迪、刘淑平、谢祥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