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上思政课”实践谈加强和改进船舶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日期:2023-08-18
作者:中远海运散运船舶管理中心党委书记王永生
字号:[ ]

  工作思考

  船舶思想政治工作被誉为“浮动国土的生命线”,做好船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集体学习时指出:“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这也为我们更好开展船舶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

  中远海运散运船管中心党委近年来通过深入船舶一线调研,聚焦船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短板和不足等现实问题,以“海上思政课”工作路径建设为抓手,要求岸基各级党组织书记利用上船检查慰问的机会进行授课。“海上思政课”作为规范做好船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破口,能够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在船舶安全生产、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出积极的正向作用,在船舶管理工作中具有很强的研究与实践价值。

  ◆进一步认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船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进入新时代,随着国家的发展,我国的航运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远洋船舶运输承载着90%以上的货物运输,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因此,要建设一支优秀的船员队伍、全面提高船员综合素质、构建和谐船舶,船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航海人才,保障中国式航运现代化的稳步推进。航运强国的实现,离不开一代代一批批高素质航海人才的接续努力。思想政治教育作是一种完善人格的综合教育实践,在新时代高素质航海人才培养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人才培养中,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落实,保障中国式航运现代化的稳步推进。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增强船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为船舶行稳致远保驾护航。当前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船员提升思想政治觉悟,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在航运强国的征途上砥砺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为船舶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提高船员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促进和谐船舶建设。船舶的特殊环境导致了在实际工作中更加考验船员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提升船员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对船员思想起到教育、启发和引导的作用,从而化解心理情结和矛盾,促进和谐船舶建设。

  与此同时,我们要清醒地审视目前船舶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看到不足之处,以期有更好的工作着力点和更为清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划。一是要认识到目前的船员队伍综合素质仍有待提高。船舶思想政治工作是做船员的工作,船员队伍的问题是船舶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关注船员职业特点和船员思想多元化带来的影响,对船员职业意识薄弱引起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服从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等滑坡现象要保持警觉。二是要看到船舶政委队伍还存在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政委是船舶的专职思想工作者,政委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所在船舶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坏。由于船舶工作的特殊性,船舶政委又不同于其他行业企业的思想工作者,不但要掌握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知识,还要懂得航运业的技术和业务知识,方能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实际工作中去。然而,目前船舶政委队伍的素质差异很大,部分政委的能力和水平已经不适应新时代对船舶政委的综合素质要求,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船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效果。三是岸基的培训指导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船舶安全管理压力巨大,岸基管理容易产生“重安全技能培训,轻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具体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载体不多、吸引力不强,对思想政治教育深层次的重要意义领会不够,对于船舶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在面上指导得多,具体如何开展谈得较少,培训的内容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以“海上思政课”实践加强和改进船舶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探索

  中远海运散运船管中心自2019年船管体制改革成立以来,中心党委大力弘扬“支部建在船上”的优良传统,高度重视做好船舶党建工作,把提升船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的重点任务抓实抓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上下功夫,探索完善了“海上思政课”这一工作路径,旨在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在船舶安全生产、和谐稳定等方面工作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机制建设上下功夫。船管中心党委把“海上思政课”作为破解船舶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关键抓手,对于如何发挥“海上思政课”作用、找准工作切入点等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多次组织政工干部进行深入研究,在培训课件上,建立“统一内容+自选内容”的授课模式,即由船管中心党委制作统一的课件,利用船舶“三长”培训班、行前培训等时机,对船舶政委进行授课培训后发船,再由船舶政委对船员进行授课。同时,要求船舶政委结合实际自选授课内容,经岸基审核后进行培训授课;在培训方式上,建立“中心党委-各船型部党总支-船舶党支部”立体化工作体系,船管中心党委书记带头上船授课,要求各船型部党总支书记利用上船检查慰问时机进行授课,船舶党支部书记(船舶政委)将“海上思政课”纳入“三会一课”重要内容。同时,建立“授课打分”反馈机制,从内容、现场表现、效果三方面由船员进行打分,确保授课人员持续提升授课能力、课件持续更新完善。

  2.在注重内涵上下功夫。“海上思政课”的效果好不好,能不能吸引船员,关键在于授课内容。因此,在制作统一课件的前期,船管中心党委要求课件内容务必政治鲜明突出、富有行业特色、题材丰富多彩,组织专人进行讨论,形成授课提纲,并反复修改,最终确定了以《为国远航——“船”承航海的光荣与梦想》为主题的课件。

  课件内容从我国千年航海征途讲起,感悟我国古代航海事业的波澜壮阔,然后回顾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航运业经历的沧桑巨变、取得的辉煌成就,增强船员的自豪感;详细介绍了航运事业对于强国复兴的重要作用,增强船员的责任感;最后勉励船员要培养图强报国的爱国精神、不畏限险的奋斗精神、心如磐石的坚守精神和同舟共济的合作精神。“海上思政课”特别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着力,强调爱国、爱党、爱人民是新生代中国航海人的核心精神和必备素质,要传承并作为坚定不移的价值追求贯穿于自己的航海生涯中,根植于个人的发展中。只有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才能深化对职业的认可、责任的培养、民族自信心的树立,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融为一体,为国家航运事业贡献力量。此外,课件还结合实际穿插了近期典型安全案例分析,旨在提升船员安全意识。在展现形式上,以当下流行的短视频和直观的PPT相结合进行呈现,将“海上思政课”打造为一堂精彩的政治理论课、航海专业课、安全教育课,切实提升培训效果。

  3.在服务保障上下功夫。为充分发挥“海上思政课”的作用,船管中心党委多措并举,在思想状况调研、渗透式教学、建设“海上书屋”等方面进一步加强。要求各船队每季度定期对船员思想状况进行调研梳理,及时掌握船员思想动态,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的放矢;要求各船队在安全业务技能培训中,结合船员的思想实际,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合作精神教育、奋斗精神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做到有机融合,使船员在业务培训、具体工作实践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加大硬件投入力度,购买配备丰富的系列书籍,更新完善船员活动场所,建设“海上书屋”工程,确保所有船舶全覆盖,为“海上思政课”提供足够的硬件支撑。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