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潮
这一波疫情来袭之时正值东北地区遭受寒流,纷纷扬扬的雪花给疫情防控带来更多困难。
没有了往年初雪的兴奋,我和家人一起顶着寒风冷雨在核酸检测的队伍中等待。我远远看到检测人员不停地按压消毒液,不时用力揉搓着双手。我前面检测的小女孩四五岁的样子,对张嘴检测有些抗拒,反反复复几次都没有成功检测,就这么一来一回几个回合,我看到检测人员的乳胶手套上竟然结上了一层薄薄的冰花,我试着透过雾蒙蒙的隔离面罩看清后面的脸,可双眼好像被扑面而来的暖流蒙住了,什么也看不见。很快轮到我检测了,沿着面罩上缘的薄薄“窗花”,我终于看清那双清澈美丽的双眸,她抬头看了我一线,继续低头快速重复刚才的动作,一边按压消毒液,一边用力揉搓冻僵的“冰花手”,稳健精准地为我完成了检测。这样冰冷的天气,医护人员手上的乳胶手套几乎没有保暖作用,可依然要克服“僵化”的手指,不断重复相同的动作。他们身上肥大的防护服既不透气又不保暖,在室内很普通的核酸采样工作,在冰冷的寒风中却显得艰难很多。医护人员一边承受着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挑战,一边一丝不苟地完成检测任务。
排队人群中前前后后忙碌的,除了医护人员,还有警察和志愿者负责疏导和消毒,一天下来,说话说到口干舌燥,腿脚站到麻木无感,赶上阴雨和低温一起带来的风寒,更是又冷又累。我是在傍晚赶去做最后一轮核酸检测的。远远看见寂静空旷的广场上,冬日清冷的灯下坐着一位身着防护服的志愿者,大概是太累了,坐在凳子上小憩。他一手费力地绕到背后,轻轻捶打自己的后腰。这么低的气温,肥大的防护服里一定穿了很多层棉衣,所以动作显得有点吃力,寒夜下略显笨重的白色身影透着一丝疲惫。就是无数个这样的身影,守护着背后居民楼里的万家灯火,他们没有神的光环,只是紧握着平凡;他们夜以继日、枕戈待旦、抛家舍业,为我们筑起平安的防疫屏障,为这座城市守到云开见月明。
总有无数感动在这个寒冬里温暖人心。因为防控需要,部分大学施行了封闭隔离管理,一名学生在网上晒出自己隔离餐,只见包装盒上附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孩子抱歉,物资紧张,只能盲盒,学校与你风雨共担。”原来,大学城在封控期间食品、物资都由专人无接触、点对点配送至宿舍门口,尽管三餐能够满足供应,但部分食品不能保证人手一份。于是学校就想出盲盒随机配送的办法,同学们收到后纷纷将盲盒礼物拍照上传到社交平台,并配发“每顿饭都很暖心!谢谢志愿者!谢谢老师!谢谢政府!每一天都越来越好,感觉胜利就在眼前!”的话语,这样温暖人心的话语就像疫情阴霾中一道道阳光,温暖了这个冰冷的寒冬,点亮人们心中必胜的信念。
经过了疫情初期的大雪纷纷,经过了期间胶着的阴雨绵绵,我们终于迎来了滨城冬日的天蓝海阔,连续多日的社会面零增长,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这来之不易的零增长背后,是多少人的默默付出和无私奉献,我们感恩身边的每一位平凡英雄,感恩那一双双温暖的“冰花手”融化了寒冬,带给我们特殊时期的温暖守护。
【作者单位:大连中燃航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