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员天地海上风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老广远”光华轮开启首航仿佛还在昨日,“新特运”百余艘大船驰骋五洲四海乘风破浪转眼又过五载。从1961到2021,一代又一代远洋人不畏艰险、劈波斩浪,为公司发展壮大洒下了青春和热血,书写了逐梦远洋的璀璨华章。
60年艰苦奋斗,60载春华秋实。作为远洋船员的我,每当凝望波澜壮阔的大海,总会不假思索地问自己:海面上那翻腾的浪花里所流淌的,是否就是海员的基因和血脉?往返于各国港口的远洋船舶所承载的,是否就是新中国远洋运输事业的梦想?答案是肯定的!公司历经60载发展壮大,实实在在地为实现祖国经济繁荣、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每一个我辈远洋人无不为之感到光荣和自豪。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翻开世界地图,能够清晰地看到,三分之二的蓝色板块都是海洋——这些板块就是海员生活和奋斗的天地。我们既然选择了大海,选择了这份以船为家的职业,就要常年与大海为伍、与寂寞相伴、与蓝色共脉动。虽然因此失去许多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机会,但我们无悔自己的选择,因为建设海洋强国和航运强国的征途非一朝一夕,它不仅需要一代又一代航海人付出不懈努力并为之奋斗一生,同时还需要广大船员家属在身后默默地奉献与支持。
因为职业特点,海员与亲人总是聚少离多,有的海员甚至因错过与亲人的生离死别而抱憾终身。记得我有一次在船工作时,船舶大副的父亲仙逝,大副没有告诉大伙儿,而是自己躲在房间里大哭了一场,哭完之后强忍着悲痛,认真值班、检查货物。但他红肿的眼睛还是没能瞒过大家,船员们为他坚强的意志和爱岗敬业的精神感动不已。还有一次我在新光华轮工作时,大管轮的母亲因病去世,家里人怕影响他工作一直没有说。等大管轮回家休假时,却再也见不到母亲了。他长跪在母亲的坟茔前失声痛哭,泪流满面。几天后,他打电话对我说:“政委呀,我们的航次任务完成了,我回家了,可是,我的母亲不在了,我的母亲不在了呀!我再也见不到我的母亲了……”说到这里,手机里传来这位汉子的痛哭声。我的眼泪也随之奔涌,许久说不出一句话——因为我自己也有过相同的悲痛经历,父亲走的时候,我因为工作同样没能陪在他老人家身边。
船员也是普通人,也有血有肉有感情。谁不想孝敬生养自己的父母?谁不想照顾自己的妻儿老小?我们都很想用自己有力的臂膀挑起家庭的重担,但我们总会把忠于祖国、献身远洋放在第一位。有国才有家,国事和家事,孰轻孰重?我们心中的砝码总是偏向那个亘古不变的大写的“国”字。
远洋船员需要长年累月地在海上耕耘,大多数海员从来没有被鲜花簇拥,从来没有被掌声环绕,一生都在默默工作、无人知晓。但正是在这一个又一个平凡的日常中,他们创造了足以载入史册的光辉业绩。这份荣耀,就是远洋船员最大的动力。
如今,我国已经是一个航运大国,但还不是航运强国,要实现从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的转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海运即国运”的道理大家都懂,对国家、对公司最质朴的爱,令我们对这片朝夕相处的蓝色海洋爱得更加深沉——正是这份热爱照亮了我们的梦想,让我们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火热的青春、满腔的热血和赤诚的情怀,踏着前人的足迹在这片蔚蓝的天地间纵情驰骋、拼搏奉献,做一名永不停歇的赶海者。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相信60年后刚刚度过甲子生日的少年远洋人,必将在新时代继往开来,为推动实现国家远洋事业的跨越式发展,续写更加流光溢彩的华美篇章!
【作者系中远海运特运退休船舶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