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运营港通世界 “三喜临门”共赢未来(附图片)

发布日期:2021-12-31
作者:庄晓新
字号:[ ]

本报讯通讯员庄晓新报道“厦门远海码头2021年累计第260万标箱,起吊!”随着厦门港口管理局局长吴顺彬的一声令下,一台无人集卡将一个标识有“2021年集装箱吞吐量第260万标箱”字样的集装箱运载至码头的桥吊下,紧接着,起吊、平移、装船的动作在智能控制下一气呵成。这标志着厦门远海码头达到了设计产能。现场掌声雷动,汽笛长鸣,共贺这一瞬间。厦门口岸各单位、航商代表、航运代理及客户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欣喜的时刻对于中远海运港口厦门远海码头来说,10天内已经是第三次了。在2021年的最后10天里,他们为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献上了沉甸甸的“三喜临门”:12月21日,码头开启“5G+北斗+无人集卡智慧港口2.0”商业化运营;12月22日,中远海运港口厦门海沧供应链项目奠基开工;12月28日,码头吞吐量突破260万标箱,达到设计产能。

2021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或将突破1200万标箱,其中,厦门远海码头作出了很大贡献。这一年,码头人不断迎接挑战,不断拥抱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客户第一”的信念。因为他们知道,能为客户创造价值,是企业的价值,更是自己的升值。

这260万标箱,17条航线织成辐射五洲四海的航线网络,内外贸集装箱、散杂货三位一体搭建起助力“双循环”的综合物流平台,公铁水立体化综合服务体系勾连起“内陆-沿海双向通道”,“江海互济”一站式物流解决方案全面落地。

这260万标箱,体现了港航13载共铸“港航命运共同体”的通力协作。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和密集紧张的船期双重压力下,中远海运港口厦门远海码头携手客户,化压力为动力,克服万难、保障效率。特别是在涉疫船舶应急响应方面,为行业输出了临疫不乱、生产不断,“逆行”作业涉疫船舶的工作方案。

这260万标箱,凝聚着中远海运港口厦门远海码头人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冲劲。这是酷暑下抢修设备时流下的汗水,也是风雨无阻安全巡场时浸湿的衣衫,更是抢装抢卸后创下效率新高的笑脸。

2021年是中远海运港口厦门远海码头投产运营10周年。从当初的每块基石,到中国第一座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再到国内领先的“智慧港口2.0”,他们一步一个脚印。而现在,他们又站上新的起点,开始全新发力。

这260万标箱蕴含中远海运港口厦门远海码头“港通世界、共赢未来”的筑梦宣言。未来,中远海运港口厦门远海码头将充分利用综合保税区优势,坚持创新引领、互利共赢的经营理念,丰富航线网络,延伸港口产业链;深化智慧港口建设,加速自动化海铁联运项目落地,打造智慧供应链平台,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向世界一流集装箱码头的目标前进。

中海北冰洋轮靠泊厦门远海码头,第260万个标箱被缓缓吊上该轮 薛居峥 摄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