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底的一场大雪,让整个黄骅港银装素裹。连日来,港口的冰雪已渐渐消融,而装船的煤炭却在源源不断增加,真可谓是“白减黑加”。作为黄骅港煤炭港区服务内贸船舶代理的主力军,黄骅港中远海运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骅港物流)多年来始终坚守属地责任,保障民生需求,在落实能源保供工作上,将服务进一步靠前,多措并举积极协调港航各方,全力以赴保障沿海煤炭运输。
2021年11月12日,国能黄骅港务公司旗下港口全天装船量824000吨,打破了该港单日装船纪录,超原纪录1699吨。当日,有一艘在港船舶潭旭轮,在累计靠泊时间14小时中,仅用11.5小时就完成所有煤炭装货作业,创造了7万吨级船舶在港作业最短时间。
到了2021年12月16日,随着国电32轮装船完毕,黄骅港物流助力其在黄骅港的大客户国能黄骅港务公司完成装船20544.6万吨,提前15天完成了2亿吨年度装船任务,同比提高4.7%,港口煤炭下水量连续3年位居我国港口首位。
组织有力 落实有速度
国能黄骅港务公司承接国家能源集团出区煤炭约60%的接卸任务,下水量占北方10港的30%左右。面对168个堆煤垛位,港口生产指挥中心每天都要计划安排在泊和预排累计34条船舶动态,制定出3至4套作业流程方案。自2021年煤炭保供工作开展以来,黄骅港物流严格落实国能黄骅港务公司保供工作要求,全力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稳定,将能源保供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
黄骅港物流主要领导岗位和值班人员实行保供24小时值班,积极配合港方和国能销售部门做好船舶抵港前的远程预验舱工作,以及在靠泊期间协助港方实施压舱水督排、扫舱作业、待泊作业等措施。自2021年10月份以来,累计完成煤炭保供5600余万吨,在我国各大煤炭港口中居首位。
担当作为 应急有实招
黄骅港物流积极协助国能黄骅港务与沧州海事局建立电煤保供应急保障机制,在2021年第四季度恶劣天气频发的情况下,利用天气趋缓“窗口期”最大化消除大雾、大风对航道通航的影响,累计争取了26艘次船舶进港,及时化解压港风险,保障了港口一体化运行的稳定。黄骅港物流积极应对突发状况,并妥善完成保供任务之举得到了国能黄骅港务公司的肯定。在感谢信中,港方对11月初的一次大风寒潮天气条件下的煤炭保供任务赞赏有加。
11月8日,大风封航天气持续袭扰黄骅港,锚地船舶不能进港靠泊,严重影响了港口保供任务的完成。9日上午,黄骅港物流船务部值班调度积极联系锚地船舶,了解锚地风力和涌浪情况,并联系了经常靠泊黄骅港,对船舶状况、泊位位置、航道水情、天气规律都非常熟悉的资深船长和船公司,解释目前港口能源保供工作的紧迫性和严峻形势,希望船方能够积极配合港口计划安排,并取得了船公司的大力支持。9日上午10点30分,封航解除。在确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黄骅港物流船务部顺利协调6艘船舶优先进港靠泊作业,缓解了港方的场存压力,有效配合港方完成能源保供工作。
用户思维 服务有创新
黄骅港物流船务部在配合港口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还积极协助他港卸港收货人解决燃眉之急。11月初,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联系黄骅港物流,告知宝星岭轮本航次为“告急船舶”,如不能及时安排装船,电厂面临停机风险,将对供电区域造成严重影响,希望代理公司能够协助安排靠泊计划,最大限度加快船舶作业速度。船务部在了解到实际情况后,及时协调港口计划和值班调度,优先安排宝星岭轮进港靠泊,并通知船方在保证航行安全的前提下提前排放压舱水,尽全力压缩排水时间。
得益于黄骅港物流2021年创新推出的“远程验舱”服务,验舱环节如今大大缩短了所需时间。靠港前,船舶提前打开舱盖,将空载舱内情况及报告单传输到黄骅港物流,代理公司在收集汇总后向港口相关单位提交审批作业,装货环节的优化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宝星岭轮从靠泊作业到次日上午完工离港,累计在港作业10余小时,在有效保证港口能源保供的同时,尽最大努力协助解决了下游电厂的燃“煤”之急。
自2021年10月份能源保供工作开展以来,黄骅港中远海运物流已累计协调船舶789艘次,累积节约船舶在港作业时间1482.5小时,有效保障了港口装船作业效率,为民生用能贡献了积极力量。
随着寒冷天气进一步来袭,黄骅港内贸煤炭的能源保供形势和生产任务将继续面临严峻的考验。黄骅港中远海运物流将持续肩负能源保供责任,积极配合港口落实“船舶压载水督排”“船舶扫舱作业”等多项保障措施,全力以赴保障沿海煤炭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