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刚峰在上海交大讲述中国企业全球化实践

发布日期:2020-01-03
作者:朱雪峰
字号:[ ]

  本报讯 通讯员 朱雪峰报道 2019年12月27日,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和教育部联合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台”——国企公开课100讲、国企骨干担任校外辅导员活动要求,中远海运集团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二场专题报告会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陈瑞球楼报告厅举行。中远海运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付刚峰出席活动并作了“驶向深蓝——中远海运全球化发展实践与思考”主题报告。上海交大党委书记姜斯宪主持报告会。

  付刚峰在报告中首先回顾了中远海运与上海交大的深厚历史渊源,以及在科研项目、人才培养、行业引领等方面的密切合作关系,并在报告中结合中远海运全球化发展历程,分享了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的三个方面的思考。

  一是经济全球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付刚峰从经济发展、文明进步、抑制冲突等方面阐述了经济全球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介绍了跨国公司对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和先锋作用,并列举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

  二是全球化发展是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付刚峰结合中远海运全球化发展进程,细数中远海运不同时期全球化发展演变,从经营管理、海运市场、海运资本、海运客户、海运人才、海运交流、文化融合等七个方面分析了中远海运全球化发展现状,阐明了“一带一路”建设为全球化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回顾了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港项目“十年磨一剑”,打造中国企业“走出去”及“一带一路”建设成功范例和精彩实践的奋斗历程,重点介绍了中远海运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比港重要讲话精神的务实举措和未来展望。

  三是创新变革是应对全球化发展挑战的解决之道。付刚峰列举了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面临的挑战,重点介绍中远海运全网络布局、全产业发展、全链条带动、全方位融合、全要素共享的全球化发展模式,指出了未来中远海运全球化发展创新变革的战略方向。

  付刚峰指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重大成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取得的,全球化的推进实施也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目前全球化仍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结合全球化时代的成长与进步,付刚峰寄语交大学子:一要开拓全球化的视野,关注全球化时代的新科技、新变化、新成果,努力实现从“追赶”向“引领”转变;二要树立全球化的志向,珍惜时代机遇,找准人生的坐标定位,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追求卓越;三要怀揣实现全球化的梦想,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付刚峰还与上海交大的学子们进行了问答互动,围绕学生们提出的问题,结合自己的认知理解作了精彩解答,并热忱欢迎同学们更多地选择航海事业,用智慧和汗水绘就领航全球的美好蓝图。

  会上,姜斯宪表示,“领导干部上讲台”活动把国企最新的发展成果、最鲜活的案例带进课堂,为推动校内小课堂与校外大课堂注入源头活水。上海交大与中远海运的结对,对于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双方友谊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双方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技术创新等领域的校企合作,推动了产学研深度融合。他希望交大师生进一步拓展全球视野、涵养家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伟明,上海交大部分部门、学院领导,中远海运集团相关部门领导和交大校外辅导员出席,上海交大师生代表近600人聆听了报告会。

  中远海运与上海交大一对一“结对子”以来,不断加深校企合作,凝聚育人合力。2019年5月,中远海运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许立荣在交大徐汇校区文治堂为师生带来《海运即国运》精彩报告。2019年10月29日,双方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海洋装备联合研究中心,进一步深化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技术创新等领域的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双方将在已有的良好合作基础上,发挥各自优势,在智慧物流、海洋工程装备设计、智慧码头/港口等领域加强合作,围绕前瞻技术创新、工程问题攻关、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