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初心70
我走过很多路,特别是去公司的路,仔细想想,其中的变化真不小。
20多年前,从家去公司,首先要走小路到乡里,然后坐汽车到市里,最后乘火车到广州。到乡里的小路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路,从麦田里穿过,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雾天,那是两边花草挂满露水的路;雨天,那是一条泥泞的路;冬天,那是一条布满风雪的路;暑天,那是一段让人风尘仆仆的路。从乡里到市里,坐汽车、走公路,汽车站站停,不断上下旅客,感觉那是一段缓慢、拥挤的路。坐火车去广州,要提前买票等车,由于出门打工的人很多,经常没有座位,48小时的旅程,人少蹲着,人多站着,累了就靠着,困了却不能躺着,记忆里那是一段让人疲惫的路。到了广州,在环市东路上,很远就看到“广州远洋”四个大字,感觉很气派,但是接待我们的办公地点却是一个顺着斜坡而下的简陋五层小楼。上船了,由于船员较多,我被分到国内部,全套班子上其他公司的船,那船有30年船龄,到处锈迹斑斑,真是钢铁之船。
10多年前,在县城安家。去公司,直接坐快客到市里,买了卧铺,火车也提速了,全程不到24小时,中间再看看书、聊聊天、打打牌,那是一段轻松愉快的路。公司上市了,接待我们的办公地点也搬到主楼,空间比以前大多了,还有休息室,非常方便。上船了,是新成立的南方沥青公司的“江”字号,船虽小但很新,总体比以前好不少,只是每次装卸货时要开舱作业,甲板气味非常大,特别是平舱的时候,要站在舱口看液位,有点受不了。
现在市里买了房。去公司,从网上订票,从市里直接坐高铁就行,午发夕至,一路上看到好的风景,用手机拍个照,微信群里晒一下,那是让人感到享受的路。公司船员部也从环市东路搬到了江月路,在美丽的珠江畔,环境幽雅,内部装修和空间比以前更好更大。上船了,“江”字号到年限全部退役,现在都是“湾”字号,坐在货控室就可以操作,全部封舱作业,甲板上没有气味。听说沥青公司还要造新船,船队规模更大,船型更先进,市场前景更好。
20多年过去了,国家在变,公司在变,去公司的路也在变。经过20多年,我从一名实习生成长为大副,从农村走出来进入城市,走的是一条进步之路。公司从广州远洋发展为上市公司中远航运,2016年中远中海强强联合,中远航运又更名为中远海运特运,走的是一条发展之路。这,也是国家坚持改革开放40年来走富强之路、复兴之路的缩影。
(本文节选自《回望初心——中国远洋海运与祖国同行70年故事集》,已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