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志扶智 圆梦大海(附图片)

发布日期:2020-01-17
作者:袁露 丁清
字号:[ ]

  2019年1月2日,湖南省与中远海运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海员劳动力扶贫”项目是双方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高质量完成集团党组交办的重要政治任务,中远海运船员党委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利用湖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人文环境较好的优势,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大力宣传航海文化,把海员劳动力政策惠及到建档立卡的扶贫户,真正形成“一人上船,全家致富”的良好社会效应。

  坚持“五个加强”,扎实推进扶贫项目

  “海员劳动力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部门、培训机构、航运企业、船员基地等多方协调合作,涉及到资金筹措、宣传发动、人员安排等多项具体工作,涉及到拟招收人员是否符合海员录用标准、是否具有吃苦耐劳精神、是否具有长期从业的职业发展预期等多种个体因素等等。

  中远海运船员注重加强“组织领导、沟通协调、密切合作、统筹规划、质量把关”等五个方面的工作,成立了由公司党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海员劳动力扶贫”领导小组,委托一名分管船员管理工作的班子成员负责指导、督促开展“海员劳动力扶贫”工作;并指定上海分公司党委负责协调联系湖南省海员劳动力扶贫具体工作,成立了湖南省对口扶贫工作小组。

  在没有任何经验借鉴的情况下,中远海运船员克服困难,主动靠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别带队与湖南省交通厅、省扶贫办等领导进行沟通,召开推进协调会5次;扶贫工作小组赴湘沟通协调10次,并与相关单位、职能部门保持常态化沟通协调;积极发挥在安化、沅陵两县挂职的集团扶贫干部的重要作用,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中远海运船员坚持质量引领,结合船员队伍建设实际和“五十百千”人才工程实施,对符合“海员劳动力扶贫”的家庭进行精准施策、精准扶贫、统筹规划。培养计划分为三个层面:一是针对高中及以下一般文化水平的贫困户,选拔列入水手/机工/厨服等支持级船员培养;二是针对贫困户中的高考落榜生,先选拔参加水手/机工培训,并进一步鼓励他们参加驾驶员/轮机员考试列入高级船员培养;三是针对贫困户中的应届高考生,鼓励其主动报考航海院校,毕业后直接招募进公司工作,今后根据其在船表现情况列入“高精尖缺”船员人才培养计划。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中远海运船员公司和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扶贫办的共同努力下,现已经完成6批次358名贫困生招录工作,第一批招录的14名厨服人员已全部在船顶岗,后续招录的贫困生也将按照“早出证、早上船、早顶岗”原则,优先安排上船实习,妥善安置工作岗位。

  严格“三个把关”,广泛宣传引导发动

  船员是集团永不舍弃的核心战略资源,为了确保船员招录质量,中远海运船员全程把好“招募关、培训关和上船关”,成立了招募工作小组,分赴湖南14个市州开展扶贫招生笔试、面试工作,严格把关。第二批招录时,参加笔试、面试的贫困子弟442名,其中300名通过笔试、面试。最终,241名通过体检,录取率为54.5%。这个过程中,工作小组成员一方面克服时间紧、任务重、长途跋涉等困难,力求做到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另一方面,工作小组成员全过程着正装、佩戴司徽,主动配合、接受当地媒体的采访,充分展现了中远海运集团的良好形象。

  受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委托,海员扶贫学生全部安排在泉州师范学院参加船员证书培训。在培训期间,扶贫工作小组多次与泉州师范学院领导进行沟通,要求在水手、机工、厨服业务培训课程的基础上,增设党章党规、法纪法规、外事纪律、职业素养和集团“五项禁令”等“4+1”教育培训课程,有利于提升海员劳动力扶贫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船员队伍。

  在加强培训、持续提升适任适岗能力方面,扶贫工作小组针对招募人员的差异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体能、技能,以尽快适应海员的从业要求。同时,为鼓励先进,中远海运船员对优秀学员,尽早安排他们上船、上大船工作,形成良好的竞争局面。

  中远海运船员注重对扶贫对象的思想引导,利用元旦、春节前大量适龄适岗人员返乡的有利时机,对扶贫地区集中开展宣传工作,向当地媒体提供集团企业形象宣传视频,以及反映海员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宣传材料,制作海员招生工作流程、标准、条件等宣传资料,通过各种渠道将资料下发到各乡镇、村,形成了良好的宣传发动效果;与此同时,与湖南省扶贫办紧密联系,取得了数千份“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资料,有重点地推进宣传。

  集团驻湖南沅陵县借母溪村挂职干部徐锋原是中远海运船员公司的一名船长,他第一时间带领驻村工作队成员挨家挨户调查走访,精准识别贫困户,重点宣传扶贫政策,提高其思想认识,改变其思想观念,让贫困群众感受到政府与企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进而树立脱贫信心,破除“等靠要”等不良习气,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在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船舶精心带教,帮助扶贫生早日上岗

  海员劳动力扶贫对象普遍具有年纪轻、社会经验少的特点,为了让这些贫困生更好地适应船舶环境,熟练掌握技能,中远海运船员要求重点抓好在船期间管理,通过船舶政委专人负责,让学员们尽快融入,适应船舶工作生活,及早转岗,实现稳定就业。

  船舶政委密切关注扶贫生的家庭、身体、工作及生活状况,开展经常性的谈心谈话活动,认真倾听扶贫对象的心声和诉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珍惜就业机会,感恩国家和企业给予的扶贫政策,能够让他走出大山,拥抱大海,走向世界,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为了让学员早日上岗,船舶政委专门指派师傅带教,制定带教计划,明确带教职责、内容,有步骤、有计划、分阶段地开展岗位专业技能培训,通过手把手地教方法、传经验、授技巧、解迷津,使这些贫困生尽快熟悉工作环境、个人职责和管理要求,掌握工作技能和操作要领,快速提升他们的履职能力。

  在船舶的精心带教下,第一期14名厨服贫困生在船期间爱岗敬业、遵章守纪,他们在各方面进步很快、表现很好,他们扎实掌握了岗位业务技能,基本能够胜任服务员岗位工作,得到了船舶领导的肯定与认可。

  珍惜机遇,努力实现就业脱贫

  2019年8月以来,新华社湖南分社、湖南日报、中国交通报等五家新闻媒体集中对具有“海味”特色的扶贫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全面立体展示海员就业扶贫,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26岁的李宗波,是沅陵县北溶乡三八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父亲脊背摔伤干不了重活。2018年下半年,李宗波报名参加了在安化、沅陵两县率先试点的“湖南省海员劳动力扶贫”项目,通过笔试、面试、体检等环节,成为了中远海运船员上海分公司的一名海员,主要从事服务员工作。

  恰逢李宗波离船公休在家,湖南当地媒体对他进行了参访。他用充满憧憬的眼神向记者这样形容现在的工作“船上生活条件比我想象的要完善,有单人间宿舍、健身房,工作也相对轻松,重点是有保障。我现在的目标是希望自己能从一名服务员成为大厨,以后能有更多机会跑海外航线。”

  在新武汉轮集装箱船上担任服务员的向绪亮,2019年1月11日上岗。他是湖南沅陵县官庄乡龚家湾村丛树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孩子,曾在三个省十多个城市打过零工。

  谈起现在的工作,向绪亮一脸自豪:“船上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非常好,有师傅手把手的教我,我已经是一名正式服务员了。业务时间看看书,打打乒乓球,每天过得比较充实,再也没有以前在外打工时那种漂泊感了,现在真有一种家的感觉!”良好的工作环境,让他感受到了新工作的快乐。

  一份稳定的工作,一种人文的关怀,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带来了脱贫增收的希望。随着中远海远船员开展“湖南海员劳动力扶贫”项目的不断深入,像李宗波、向绪亮这样的贫困生华丽变身为一名海员还会有更多,他们人生的转变,正是“海员劳动力扶贫”项目助力实现脱贫攻坚的有力印证。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