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报道中远海运力保外贸物资运输通畅(附图片)

发布日期:2020-03-13
作者:钟远海
字号:[ ]

  外媒看中远海运

  本报讯 通讯员 钟远海报道 3月10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了在疫情期间,长三角多条公路运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跨省公路运输瓶颈,长三角多个部门和企业通力合作,开拓陆运改水运、陆运改铁路运输等新路径,并增加“海铁联运”班次,全力保障我国外贸出口及物资运输通畅,其中就中远海运力保外贸物资运输通畅作了相关报道。

  报道中提到,在江苏南通港,眼前这一批中石油发往华东的聚丙烯产品正在紧张装卸中。聚丙烯是生产医用口罩的主要原料,这批物资要从东北大连紧急运往嘉兴、常州进行生产。由于公路运输受到影响,中远海运为其开辟了“陆改水”新路径。中远海运集运泛亚航运公司立即调运了符合运输这类医用物资所需条件的清洁箱源,确定了“陆改水”及“水水中转”的运输方案,将原来的公路运输改为由水路支线运输。

  报道中提到,3月1日晚,这批物资从大连港启程,经过支线水路运到南通中转,3月6日上午从南通港启运嘉兴、常州,7日到达浙江嘉兴。

  报道中,中国石油华东化工销售公司邢默飞向记者表示,从我们向中远海运提出紧急运输华东地区口罩生产原料的需求,到我们在嘉兴、常州等地的下游生产企业接到物资并投入生产,只用了6天时间,充分保障了整个产品链有序不断。

  报道中提到,长三角还发挥区域内铁路路网发达的优势,“路改铁”调整货运物流方案。在上海铁路局南京货运中心,上海LG公司出口的电子零配件产品正在装车。改变了以往公路运输的模式,借铁路先运到南京,再搭乘 “南京至莫斯科”中欧班列出运,确保了这批电子零配件的顺利交付。

  报道指出,此次疫情也促使长三角交通运输业加强合作和转型。在长三角多个铁路站点开展集装箱“铁水联运”业务,长三角口岸部门也加强了合作。

  报道还指出,目前集装箱吞吐量全球第一、第三的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外贸货运量逐渐恢复平稳。其中上海洋山港国际干线集装箱船舶流量明显增长,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

报道视频请扫描二维码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