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牵动人心。最近,发生在中远海运特运天惠轮上的两件事情感动了许多人。
郁华强,天惠轮电机员,一位有着10年党龄的老党员。3月16日,他通过微信转账将1万元人民币,委托公司工会通过中远海运慈善基金会捐赠用于武汉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目前,这笔爱心捐款已按照捐赠流程转入中远海运慈善基金会指定银行。
郁华强的妹妹、二姑父都是医护人员,二姨夫目前还在抗疫前线。因此,每当郁华强在新闻上看到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脱下防护服和口罩时满脸的勒痕,医护人员的辛苦和艰难让他特别心疼。他说,广大医护人员在一线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作为一名党员、一名远洋船员,自然绝不能落后,于是便萌生了向他们献上一份爱心的想法,希望他们在前线辛苦的同时,能感受到来自后方的敬意和温暖。
1万元劳务费,挣到手并不容易,转出去只需手指一划。郁华强却没有丝毫犹豫,反而有点迫不及待。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那些去支援的护士,很多都还是刚成年,和我妹妹差不多大,就要上前线、上‘战场’。作为她们的兄长,我心疼,奈何身在船上,船在国外!更何况,自己还是一个有着10年党龄的老党员,必须要做点什么。”
除了捐款,郁华强原本还计划离船休假后去武汉做志愿者,并写信给公司领导希望公司能帮忙促成此事。他坦言这是为了给孩子做个榜样。他说:“儿子一直把我当英雄,是个有能力的爸爸!我是学船舶电气自动化出身,过去也许能帮上点忙。如果能在战疫一线插上属于咱们远洋船员‘大力水手’的一面旗,我会感到很自豪,也可以给孩子做个榜样!”
值得一提的是,郁华强此次捐款的事情还有后续。几年前,为了汇聚集体智慧,快速有效解决船舶电气方面的故障,中远海运特运电机员们自发创建了一个ETO交流群,目前共有100多名电机员在里面交流业务、探讨问题。今天,这个曾经给大家工作带来很多方便、也为公司降本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微信群里有了新的交流热点。大家得知郁华强捐款的事情后,都纷纷表示要加入。“这说明有想法的人不是我一个,它就像一个微笑,在我们这些人中间传递,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孙同磊就是郁华强提及的那朵“玫瑰”,他是天惠轮二管轮,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不久前,他和大连海事大学的校友们一起向武汉金银潭医院捐赠了5000多个口罩。
作为一名远洋船员,虽然远航国外,孙同磊却时刻心系祖国,关注着国内的疫情进展。当他得知国内口罩严重短缺时,他立刻在网上搜索国外口罩供应情况,萌生了买口罩捐献给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念头。他的想法很快得到了以前大学同宿舍同学的极力支持,班上其他同学得知后也踊跃参加,于是在他的带动下,组建了一个由17名同学组成的“大连海事大学志愿捐助微信群”。
疫情肆虐时期,口罩购买极为困难,这5000多只口罩的“筹集”过程同样经历了不少挫折和辛苦。海外各地的口罩采购渠道也并不像孙同磊预想的那么乐观,但他并没有放弃。当狂风恶浪锻造了远洋船员不怕困难不服输的倔强性格,孙同磊坚信办法总比问题多。最终他东拼西凑,积少成多,购买到了103盒共计515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随后直接寄往武汉,并通过在武汉的同学将这批口罩捐赠给了口罩短缺最严重的武汉金银潭医院。
此次捐赠口罩,总费用15671.37元,孙同磊个人承担了4167.9元人民币,其余部分由其他大连海事大学同学捐助。值得一提的是,参与这次捐赠的孙同磊的同学刘龙,也是中远海运特运库的船员,在大强轮担任大管轮职务,他为此次购买口罩捐款1000元钱。
“当知道医院收到我们从国外寄回国内的口罩的那一刻,我的内心非常激动。”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孙同磊在最近的一份思想汇报中写道:“报效祖国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句大话。我相信只要努力,祖国就会变得更强大。”
天惠轮这两位可敬可爱的船员兄弟,面对肆虐的疫情,他们感同身受,虽身在国外,却不约而同地为战疫一线尽己所能。
这份大爱,充分体现了中远海运船员在危难时刻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正是来自各行各业这样的爱和担当,给予了我们面对任何艰难困苦都始终能够充满信心勇往直前的强大力量。
我们相信,有关爱,武汉就不会孤单;有担当,中国必能冲破阴霾,战胜疫情,走向美好未来。
(作者单位系中远海运特运)
郁华强
孙同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