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但斯克港是波兰北部最重要的港口,也是波罗的海沿岸重要的中转枢纽港。由于常年受到西北大西洋季风影响,该港易出现大风天气,对船舶在港靠泊带来挑战。这不,中海北冰洋轮近期就在该港遭遇了大风,在全体船员的不懈努力下,大家齐心协力上演了一场抗风记,成功抗击了两次狂风吹袭,确保了人员、船舶及货物的安全。
“大风吹”
当地时间3月10日18时54分,中海北冰洋轮在引水员的引导下,左舷靠妥格但斯克DCT码头。在靠泊准备阶段,船长林洪茂就与引水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并与当地代理确认,未来数日该港气象情况非常糟糕,每天都会有强对流天气出现。反复确认后,林船长立即布置驾驶员及值班人员,要求大家打起十二分精神,在靠泊时增加安全保险缆,并在后续值班过程中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及船舶靠泊状态,加强巡回检查,及时调整缆绳使其均匀受力,有情况立刻通知报告,确保船舶自身安全和货物作业安全。同时,通知轮机长要求机舱确保24小时值班待命,主机、侧推处于随时可备状态。
3月11日13时50分,突然一阵急促的西南风袭来,风向几乎垂直于船舶内舷一侧,瞬间船舶就被狂风吹离码头,最大达2米开外。码头工人见状,迅速收起吊臂离开塔吊,停止了装卸。值班驾驶员和值班水手见状,立刻报告船长及大副。林船长接报后立即到达驾驶台,通知机舱备侧推和备车,并广播通知船员前后分开做好准备。甲板部人员迅速各就各位,轮机员也快速备好了侧推和主机,全员严阵以待准备抗风。
在大家做应急准备过程中,风力不见减小反而愈发增大,最大阵风风力达到9-10级。利用船舶侧推协助,在阵风间隙风力较小时,林船长命令及时调整缆绳受力,使其受力刹车刹牢,但阵风来时船舶还是被吹离泊位1米左右。为保证安全,船舶请求代理租用一条拖轮顶推协助抗风,但因拖轮不足,45分钟后拖轮才姗姗来迟。
在等待拖轮的这段时间里,强阵风一阵阵吹来,船艏侧推只要低于80%的功率船头就会立刻被吹离码头,船艉10根缆绳都被拉得“嘣嘣”作响。拖轮抵达后,于外挡顶住中海北冰洋轮船中靠后位置,在拖轮的帮助下,船舶控制住了态势,大家悬着的一颗心稍微放下了一些。20时,风力基本稳定在6-7级,并开始逐渐减弱,本次抗风趋于结束。但事后回首,才发现这仅仅是一次预演,次日强风来袭,才是更大的考验。
“风继续吹”
3月12日中午,强风夹着暴雨,再次来袭。有了前一天的经验,林船长在参考了多方天气预报后,与代理事先约定先预备拖轮,以备船舶随时根据情况变化申请使用。
随着气象变化,船舶提前备好了主机、侧推,并向代理申请2条拖轮协助,代理就近安排一条大马力拖轮先行前来,如情况加剧后续再安排一条拖轮协助。
13时,码头停工,船员迅速前后分开做好应急准备。第一条拖轮到位后,顶推船舶外挡。这次天气比前一天更加恶劣,狂风夹杂着暴雨,西南风风力达到9-10级,阵风11级,风向依然垂直于船舶内舷。幸亏提前预订了拖轮,否则不敢想象会是一副什么景象。
17时,由于天气丝毫不见好转,船舶侧推已经连续工作4小时,为增加船舶安全系数,船舶请求第二条拖轮驶抵外挡开始帮助顶推。直到20时,风力才开始逐渐减弱,稳定至7-8级,阵风9级。
21时,风越来越小,船舶终于解除了第一条拖轮,3月13日1时30分,风力减小至6-7级,码头开始复工,船舶解除了另一条拖轮。到这时,中海北冰洋轮船员已经连续抗击强风13小时,大家拼胆识、拼体力、拼职责,终于取得了抗风“战役”的最后胜利。
(作者单位系中海北冰洋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