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疫自助小指南

发布日期:2020-03-27
作者:
字号:[ ]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长时间的应急状态可能会给人带来不良情绪反应。下面是为大家归纳的一些心理防疫自助方法,帮助大家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从而积极理性应对疫情。

  ① 正确识别、理解各类信息

  我们需要真实信息来准确了解疫情,但与此同时,也需要清楚地意识到,了解事实的目的是更好地保护好自己和家人,而不是将其变为恐慌,导致心理问题。因此,我们要对看到的、传播的信息及时鉴别,重点关注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不被未证实的信息所影响,更不要信谣、传谣,从而导致不必要的恐慌。

  ② 积极疏导、排解负面情绪

  对恐惧、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不要采取否认、回避、退缩等不良应对方式,要学会接纳这些情绪反应,并注意与他人交流,把这些情绪表达释放出来。出现情绪反应是正常的,不要因此觉得自己太脆弱而自我贬低,甚至可以允许自己哭一哭宣泄情绪。这样做有利于舒缓压力,能使这些情绪反应很快减弱下来。

  ③ 合理安排、充实日常生活

  在不外出的情况下,把隔离当作一次短暂的休假来对待。可以多和家人朋友聊天,重拾平时没有时间做的感兴趣的事情,学习给家人做美食、看书或影视作品等来充实自己。新冠肺炎带来的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要做的是,接纳现实,面向未来。把经历疫情灾害当作一次升华自我认知的机会,当成完善亲密关系的契机。

  ④ 积极寻求、利用支持资源

  当你对未知惶恐的时候,官方的信息就是你的资源,你可以了解客观、真实的抗“疫”进展;当你心理郁闷的时候,家人就是你的支持资源,可以和家人表达你的担心,通过沟通和交流来缓解内心的焦虑,获得支持;当你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你的过去经历就是你的资源,回忆一下你曾经是怎样战胜以前遇到的挫折和困难的。如果负面情绪持续时间较长,影响到正常生活,自己无法解决,应及时寻求精神卫生、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帮忙。

  摘编自大连海洋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防疫自助指南》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