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远海港报道截至发稿,中远海运港口旗下码头2020年第一季度“成绩单”正在陆续开出,各码头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逆战前行,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
厦门远海码头“智慧技术”引领一季度。为确保全球航运畅通,厦门远海码头在疫情期间按下智慧港口建设“快进键”,利用5G+新技术自主研发电子化提货单、大票提货单等针对疫情的多样化产品,并从岗位安排、泊位策划、作业调度等方面大力推进自动化运营,不但实现疫情之下“零接触”面对面服务,且大幅压减单证流转人力和时效成本,缓解用工短缺,保障集疏运通畅。
一季度,厦门远海码头实现船舶直靠率100%,船舶作业效率129U/H,外部集卡在码头内平均滞留时间均低于25分钟/车,保持厦门港领先的服务效率水平。此外,散杂货业务吞吐量完成年度指标25%,同比增长超36%。其中2月份,自动化岸桥装卸作业量占码头装卸总量的27.52%,无人驾驶导引车AGV进行船舶装卸,累计同比增长7.54%。
晋江码头围头港3月份箱量创新高。晋江太平洋码头围头港3月份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超3%,其中上海泛亚航运集装箱吞吐量5.4万TEU,创下开港以来单月新高。该码头突出以客户为中心,优化航线资源配置,提升服务管理水平等措施,确保了各条航线的正常运营,经营效益稳步增长。
泉州码头首季散杂货吞吐量约63万吨。泉州太平洋码头所在地石狮是著名的“侨乡”,在国外疫情日益严峻形势下,泉州太平洋码头安全有序做好外防输入的管控措施,确保安全生产。今年一季度,该码头完成散杂货吞吐量约63万吨。3月份完成作业进口荒料石船舶6艘次,吞吐量超17.5万吨。其中3月28日,经过近70小时作业,完成进口荒料石船舶幸福松轮在码头石湖港区卸货。
南通通海码头3月集装箱吞吐量破12万标箱。南通通海码头3月份完成集装箱吞吐量环比增长超63%,全面恢复到疫情前正常水平,并突破开港以来单月新高。该码头在生产一线推行生产保班制度,高效解决操作运营“微梗阻”,现已形成“靠泊-装卸-堆场”全链条响应机制。由于理顺了作业链条,单箱作业时效缩短为不到两分半钟,平均作业效率升至30.2箱/小时。
海外码头业务开展有条不紊。1-3月,全球多数港口吞吐量同比呈下降态势,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保持增长态势,累计箱量同比增长3.9%。其中,中远海运港口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PCT)累计完成吞吐量约123万TEU。受惠于海洋联盟,中远海运港口泽布吕赫码头2020年一季度实现箱量同比2019年上升超70%;收入同比2019年上升翻番,减亏超70%。
图为中远海运银河轮靠泊中远海运港口泽布吕赫码头作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