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解决“三不”监督难题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发布日期:2020-04-10
作者:王振联
字号:[ ]

  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全会还指出: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保证,是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有效运转的重要支撑,在管党治党、治国理政中居于基础性、保障性地位。长期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专责机关,严格按照党中央的部署要求,忠诚履职、勇于担当,认真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使命,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为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的战略性成果,为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的巩固拓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面对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复杂形势,对标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新要求,对标全国人民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期盼,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会监督的难题,需要通过长期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来有效解决。

  一、提高站位,强化使命,努力解决不愿监督的难题

  不愿监督的根源在于站位不高、使命意识不强,从主观上不愿担当、不愿负责、不愿作为,从客观上被动监督、敷衍监督、有选择的监督,致使监督的实效大打折扣。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要充分认清肩负的特殊历史使命和重大政治责任,切实把监督作为基本职责、第一职责,自觉向监督定位聚焦,向监督压实责任,向监督倾斜力量。

  理论上成熟,政治上才能成熟;理论上坚定,政治上才能坚定。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和行动上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切实用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及十九届中央纪委历次全会精神武装头脑、凝心聚魂,扎扎实实推动监督工作落实。

  不忘初心,方知使命,方能担当,方得始终。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也是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本色和前进动力。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持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积极投身到“四个全面”战略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决不能对反腐败斗争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盲目乐观,决不能有些许的疲惫厌战思想和过关心态,要以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执着,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主动履职、敢于担当。

  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我监督是世界性难题,是国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我们要通过行动回答“窑洞之问”,练就中国共产党人自我净化的“绝世武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牢记“赶考”的嘱托,知重负重,自觉立足岗位担当作为,履职尽责。要强化对基本职责、第一职责的认识,充分发挥好监督在管党治党、治国理政中基础性、保障性的作用,以高质量的监督,保证公权力的正确运行。要以“不得罪腐败分子,就必然会辜负党、得罪人民”来鞭策自己,始终秉持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的境界情怀,自觉在全面从严治党、反对腐败的斗争中担重任,挑大梁。

  二、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努力解决不敢监督的难题

  不敢监督的根源在于认识上有偏差、思想上有顾虑,主观上瞻前顾后,不敢担责、不敢执纪、不敢问责,客观上使监督流于形式、浮于表面,避重就轻,舍本趋末,抓不住根本,抓不住关键。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充分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自觉践行“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为了改革开放事业,要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和定力,敢于监督、敢于叫板、敢挑重担。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监督意识是履行好监督职责的前提和条件,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要充分认识到监督是党组织赋予的责任、交办的任务,没有任何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要深刻理解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总体要求,充分认识监督对保障党和国家治理决策部署、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对发现问题症结、提出整改意见、倒逼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机制,对推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的重大影响,自觉把监督职责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局中。要持续增加自豪感、责任感,以狮子率队的狠劲、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头的韧劲、老牛爬城的拼劲,履好职、尽好责。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监督与被监督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有矛盾就有斗争,而斗争是残酷的、激烈的、长期的,是你死我活的。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指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鲜明品质,是忠诚担当、守责尽责的内在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要像此次抗击疫情的“逆行者”那样,努力在正风肃纪、反对腐败的“疫情”一线培养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反腐败斗争的勇气源于信念、源于胆略、源于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盼望和期待,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有“狭路相逢勇者胜、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胸怀和气概,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中国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认真、较真是做好监督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根本原则,不认真就可能失职,不较真就可能渎职。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要在持续的教育培训和工作实践中培养认真的态度、认真的作风、认真的精神,在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面前,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在改革发展稳定碰到矛盾、问题和困难时,在“打虎拍蝇”以及在面对种种歪风邪气和不正之风的斗争中敢于较真、敢于红脸、敢于亮剑。要始终敬畏职责、敬畏法纪、敬畏人民,永远保持浩然正气,不畏惧权势打压,不顾及以往旧情,不搞下不为例、网开一面,不损公肥私、假公济私,让认真、较真贯穿于监督执纪问责的全过程,以认真、较真促进监督落实,保证监督效果,提升监督质量。

  三、提高素质,强化作风,努力解决不会监督的难题

  不会监督的根源在于本领恐慌、能力欠缺,主观上不学习理论、不钻研业务,工作凭经验、吃老本,客观上监督不到位、不精准,工作失效、无效。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努力使自身的知识结构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相匹配,使自身的能力素质与监督职责要求相适应。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监督工作政策性、业务性、专业性强,纪检监察干部必须跟进学习研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理论知识,准确掌握党纪政纪及法律法规的条文含义,熟悉案件查办、信访核查等专业知识,要广泛涉猎心理学、侦察学、证据学及信息、推理、归纳等相关知识。要牢记不进则退、不学则废的古训,在腐败手段不断智能化、腐败形式更加隐蔽变异的挑战面前,只能以变反变、以变治变、以学促进、以学促效,才能保证在与腐败分子的反复较量、多轮交锋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纪检监察干部身处监督一线,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历练自己,及时总结经验,汲取教训。要紧密结合地区、行业、单位的实际特点,建立健全传帮带、师带徒、老带新以及内部交流、专题研讨等体制机制,传承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解决工作的困难、监督中的难题。要虚心向群众学习,发挥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汇聚监督正能量、创新监督新方法,取得监督新成效,共同打赢反对腐败这场正义的人民战争。要与各专业监督机构、监督职能部门以及监督媒体的沟通交流,加强信息共享,在沟通交流中丰富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能力。

  上医治未病,谓之养生;中医治欲病,谓之保健;下医治已病,谓之医疗。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败体系的主力军,必须深刻理解养生、保健、医疗之间的医学哲理,努力解决自身存在的不愿、不敢、不会监督难题,既要善于“治已病”,又要善于“治欲病”,还要善于“治未病”,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为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为中远海运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