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挂职纪检干部的扶贫小事(附图片)

发布日期:2020-04-24
作者:沈海龙
字号:[ ]

  特写

  精准扶贫

  “群众利益无小事”。集团纪检监察组赴云南永德县德党镇忙见田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常雷,把扶贫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都当作大事来办,用行动诠释了精准扶贫的深刻内涵,展现了一名纪检干部的责任担当。

  “常书记,我家种植烤烟的化肥不够了”“常书记,我家的娃要开学,学费还差一点”……被村民们叫作“常书记”的是中远海运集团纪检监察组一名普普通通的纪检干部——常雷,2019年5月,他被中组部选派到云南永德县德党镇忙见田村任第一书记。现在,他每天在这大山小村里忙碌于看似婆婆妈妈的“小事”。

  助学 圆了山村女孩的大学梦

  “喂,您好!常书记,我们终于可以开学了!”这一天正在紧张忙碌的常雷接到了村里大学生鲁瑞晶的电话。

  “好的。还有什么困难吗?这次因疫情落了很多课时,学习会更紧张,一定要注意身体。有什么事一定要及时打电话给我。”一句句温馨的关心、一声声慈爱的叮嘱,使得鲁瑞晶的心中再次感到暖暖的。

  鲁瑞晶家是忙见田村建档立卡扶贫户,父亲鲁光洲长期有病,自己和哥哥正上大学,只有母亲一个劳动力。去年8月,当接到大学通知书的鲁瑞晶正为上学费用为难时,刚挂职到任不久的村第一书记常雷便来到了她家嘘寒问暖。

  为解决鲁瑞晶上学的费用问题,常雷用微信发出了求助信息。消息一传出,集团各单位的同事们纷纷要求加入“爱心资助”行列。最后常雷选中了中远海运散运的王菁、中远海运物流的许朝霞、中远海运自保的朱明伟等3人,商定每人每月资助500元的费用,并为他们建立了微信群“大家”,除了方便用微信转账,更多的是平时大家可以在这个“大家”里交流、沟通,及时帮助解决小鲁生活、学习上碰到的困难,随时让小鲁感到来自中远海运“大家”的温暖。

  微商 让山村特产走出大山

  “常老师,你们的初心茶还有吗?”

  “常雷,你们的火腿不错,我朋友还想买一些。”

  “常书记,我们还想多买一些芒果干。”

  ……

  不知从何时起,常雷成了一名“微商”。

  忙见田村物产丰富,这里是云南永德的茶乡之一,还盛产云南火腿、芒果、三七等特产。但由于加工、信息等问题,“酒香”还怕“巷子深”,销售一直是村领导班子的难题,也是村民的痛点。

  2019年10月,由中远海运集团扶贫捐资270万元的忙见田村茶厂建成,并生产出了“1017牵手”号普洱茶、“海德号”红茶等品种。茶厂保证优先收购村里贫困户采摘的鲜茶叶。

  为探索消费帮扶,扩大产品影响,常雷想到了用自己的微信去打开茶厂的销路。他依托远在上海、北京的亲朋好友推销忙见田村茶厂的茶叶,不想效果很好。

  于是,常雷把云南永德的火腿、芒果、三七等特产也搬上了自己的微信群,以第一书记的身份开始为村里的企业和村民推销特产,许多亲朋好友都通过他的微信知道了忙见田村的绿色产品,不少单位还与相关企业签署了购销合同。据不完全统计,在较短的时间里,仅通过常书记个人微信销售的特产就达10000多元。

  茶叶、火腿、芒果干、三七……这些原来不起眼的小山村的产品正源源不断地走出大山,走进大城市。

  引水 引来扶贫幸福水

  “李主任,阿面寨缺水季就要来了,能不能想想办法,帮我们解决一下?”这天一大早,常雷就与阿面寨自然村村长李建强一起赶到了德党镇镇政府,“堵”上了镇水利中心主任李国强。

  忙见田村阿面寨自然村海拔1640米,平时村民用水依靠山泉,每到春末夏初时节,山泉就会自然枯竭,村民用水就成了老大难问题。村民祈盼开闸放水的情景刺痛了常雷的心,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他就一人翻山越岭、走村访寨寻找合适引水源。

  “好,我们去实地看看。”李主任爽快答应。经过多次走访、勘察,他们决定在松林村水池附近开口引水。

  “村支书,希望你们村能为我村引水工程提供方便。”常雷又马不停蹄地赴何家大塘自然村、松林村等涉及引水工程的村做工作,一番番的沟通、一次次的协调,终于取得临村的支持。

  “穆书记,这是我们引水方案。”经过来来回回数趟的奔走,常雷将引水方案送到了镇党委书记穆佑君的办公室。

  “我们再去现场看看。”务实的穆书记不放心,又拉着常雷去了一趟引水现场。

  3月27日,县水务局终于同意了引水方案。与此同时,忙见田村还申请到了2600米水管和一些配件。

  目前,引水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再过几天,清澈的水将源源不断地流进小村,阿面寨村民再也不愁没有水的日子了。这引来的水也就被村民称之为“幸福水”。

  垫资 扶助推广烤烟种植

  “烟叶种植以往是我们忙见田村的重要种植业,但这些年由于各种原因,村民种植的少了。”

  “主要是以往收益不高,村民对种植烤烟有顾虑。”

  “目前,政府给了许多优惠政策,化肥等种烟物资价格比去年有所下降,且有政府定点包收购,应该到了产业培育的良好时机。”

  ……

  3月的一天,忙见田村委会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烤烟种植的事。

  “我既然来到了这里,就是忙见田村的人。我带头种植,完成镇上分配给村里的烤烟任务,消除一些扶贫工作队员和自然村长的顾虑。”

  “常书记,有您带头,我们一定会干好!”

  言出必行,常雷说干就干,与村支书、各位工作队员、自然村长等13个人一起垫资65000元,包租农户的土地种植烤烟。常雷的自费介入,无疑给持观望、怀疑完不成今年镇上下达的烤烟任务的村干部和村民吃了定心丸。

  每年4月20日至5月15日是栽种烟苗的最佳时机。为了不耽误种植,这些天,常雷早出晚归与村民们一起在田间劳作,精心做好种植烟苗前的各项准备。机械深耕、平整土地,协调烤烟种植用水、拉水管,拉肥料、施肥……

  常雷已完全融入山村,成为忙见田村一名普通的村民。

  不久,这里将呈现一片片绿油油的烤烟,给忙见田村再添一番春的色彩、春的希望……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