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员天地学思同远
疫情期间,因为很久没有回家了,身边有几位船员兄弟在情绪和心理上产生了不小的波动。在和他们聊天的过程中,我又想起很久之前读过的一篇文章。这篇讲述了三种鱼的文章令人记忆犹新,甚至让我一直被感动着。这三种鱼分别是:生活在海洋深处的大马哈鱼,我国微山湖里的乌鳢鱼,还有就是英勇无畏的鲑鱼。
我就在与船上几位兄弟聊天时,说起了这三种鱼……雌性大马哈鱼在产完卵后,会守候在旁,因为刚刚出生的小鱼还不能觅食,只能靠吃母亲的肉慢慢长大,最后小鱼长大了,雌性大马哈鱼却只剩下了一堆鱼骨。乌鳢,俗称“黑鱼”,据说这种鱼产子后便失去视觉,导致无法觅食而忍饥挨饿,而刚产下的小乌鳢,会不忍自己的母亲饿死,会便一一地游到母亲嘴里,以自己弱小的身躯供母亲充饥。鲑鱼,它的归乡产子之路坚定而悲壮。每年产卵季节,鲑鱼就千方百计地从海洋深处回到陆地上它们的出生地—一那一条条河流,在回家的路途上,它们要飞跃大瀑布,设法躲过成群天敌的猎食,在经历了“九死一生”的艰辛考验,终于回到它们的出生地,去完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谈情说爱”、“结婚生子”,最后安详地死在自己的出生地。来年的春天,新的鲑鱼破卵而出,沿河而下,再次踏上了“前辈”艰难的生命之旅。
人类也是如此,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扶着我们走路,而且一直看着我们走向远方而无怨无悔。我们的子女,从他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天起,我们同样倾注心血,培养教育他们,使之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无论他们走多远,总会有一天要踏上回家之路,除了让人无法割舍的浓浓故乡情,更重要的是,那里是生我养我的祖国。
我对兄弟们说,我们船员过五洲、穿大洋,像不像那一群“一天到晚游泳的鱼”,虽然常年在大海里遨游。但是无论我们游到何方,无论我们停泊航行在哪里,我们都明白最重要的是什么,最牵挂的是什么。
(作者系中远欧洲轮船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