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启动以来,中远海运集运华南分部充分发挥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的区位特点,找准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结合点,聚焦客户服务体验,畅顺物流通道,多措并举不断完善区域内市场服务体系的建设,全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广东是香港和澳门消费品的重要生成地,形成了粤港两地较大运输需求。如何解决客户“最后一公里”服务,打造“海运+”,除了传统海运以外,打造具有华南地域特色的增值服务产品,为客户带来高质量的服务体验成为华南分部提升服务的重点工作。
树品牌打造“通道产品”
在国家建设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有利条件下,华南分部顺应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设计出满足市场需求和符合市场规律的物流服务产品,为客户提供内地与港澳地区之间货物来往所需的端到端一体化优质服务,搭建了属于中远海运集运自己的一条粤港澳大湾区陆海运输新通道。
华南分部把某纸业客户作为完善“通道产品”建设的突破口,以江门外海码头作为港口基点,辐射会城、双水、三江这3个货物装箱地,联合五洲航运,充分利用华南区域最大的支线运输服务平台,为客户量身定制了江门外海至香港屯门驳船服务为核心,提供两端优质配送服务的端到端服务体系,并制定了“每天一班”和“两港优先”作业的服务标准,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
同时,将此服务产品打造成该地区快消品驳运端到端通道,向江门地区其他企业进行宣传和推广,并将成功经验向珠三角其他地区进行复制,形成规模效应,逐步构建粤港澳端到端服务网络,树立中远海运集运服务品牌。
自2017年11月起,经过华南分部操作团队的不懈努力,该通道已运作1200余车次,配套业务涉及仓储、装卸、包装、内地报关、香港清关、大件运输等服务,基本涵盖粤港澳大湾区运输业务类型。
提效率简化“操作流程”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服务新型客户、客户新需求的服务体系,华南分部适应客户需求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推出包括报关清关一体化、逐票确认舱位改为定量确认等提高效率的简化服务模式。
受新冠肺炎疫情和陆运报关等问题影响,许多客户开始选择盐田/蛇口开往香港的驳船出口服务,新模式下迎来了订舱的小高峰,其中包含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然而,前期由于盐田/蛇口去往香港都是以大船服务为主,驳船出口服务涉及打单、提箱等操作模式的特殊性。对此情况,华南分部对流程进行了细致梳理,在经多方测试后,顺利解决了实际操作问题,并于当月完成了订舱出口服务。
随着货物操作量的大幅上升,原来的逐票确认舱位的操作模式不再适用。为了提高客户订舱响应速度,华南分部主动与五洲航运沟通定量的舱位控制问题,按时报备舱位使用情况。改良后的操作模式减少了繁琐的舱位沟通邮件,并梳理出了新的操作方案,给客户提供清晰明了的办理指南与费用明细讲解,大大提高了订舱响应速度,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赞扬。
树口碑实施“暖心服务”
近日,某客户为赶上受疫情影响被滞后的香港国际机场施工进度,向华南分部紧急下单5套机械设备,共423吨货物发运香港,需在一周内运至香港赤鱲角的国际机场。
时间紧迫,接到订单后,华南分部马上对接收、发货人两端信息,了解到此次机械设备超高超重,且收货地赤鱲角属于人工岛屿,此次运输必须寻找能承运此类货物的特种车辆,并解决货物过海问题。在万分焦急的情况下,华南分部一方面联系供应商解决特种车辆集结问题,提前安排卸货场地,预约重型吊机卸货,跟踪国内车辆抵达深圳仓库收货验货情况,另一方面与收货人商议香港屯门码头至赤鱲角的驳船预约时间,沟通超重件上船安全问题。时间就是金钱,在确认了车货分离上船的方案后,必须在约定时间内将运货的15台车辆分两批次在早上8点前按时抵达屯门码头装船,否则将来不及卸货造成压车。华南分部高度重视,对运输过程进行了全程跟进协调,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将货物换装特种车,赶在约定当天文锦渡关口人工通道21时关闭前过关,最终这批货物按计划抵达屯门码头,并顺利完成了装船和卸货,赢得了客户的认可。
首次通过跨境陆路运输业务运抵澳门的大型工程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