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中远海运特运2万吨半潜船康盛口轮顺利抵达土耳其某港锚地并递交NOR(可以装货的申请书),拉开了第84航次的序幕。船舶宽敞平整的主甲板沐浴在欧洲初夏柔和的阳光中,光洁如新。
谁也想不到,一个月前,这里还满是布满黄锈的支墩和焊缝,短短一个月,在康盛口轮船员兄弟们的手中,她已经旧貌焕新颜。这一个月的时光,紧张忙碌,充满挑战,可圈可点。
航次任务未定,不慌!装货准备先做好
康盛口轮第83航次执行本轮TCO项目最后一次任务,原定4月18日抵达芬兰卸港,5月初卸货。但当该轮即将抵达芬兰时,客户突然改变计划,决定直接进港卸货。如此一来,康盛口轮较原计划提早半个多月结束航次任务,船期安排骤然出现一个空档。
虽然后续航次任务未定,但为了适应半潜船的装货需求,必须要尽早完成甲板清理和艉浮箱复原工作。而此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短期内很难找到清理甲板的泊位与作业工人,且工人上船作业对于船舶也将带来疫情输入的风险。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公司船岸经过商讨和评估,决定此次由船员自行完成甲板清理工作。
工作量大困难多,船岸同心其利断金
本次甲板清理工作量不小,需要割除甲板支墩焊缝及支墩止移挡板焊缝共计约1050米,焊缝平均厚度2厘米;完成51个支墩的移位和堆放,四种支墩重量分别约为5.6吨、7.4吨、9.8吨、12.5吨,支墩移位后要对甲板焊接处进行打磨和油漆;此外还要将两个浮箱从凯旋门移回船艉。
面对这实实在在不小的工作量和连续作业时间长、船舶现有作业工具有限、部分人员经验不足等困难,康盛口轮集思广益、科学筹划:由曾经获得过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第三名的机工长担任教官,对大家进行气刨业务强化培训,经过一天的现场指导和动手实操,大部分船员都基本掌握了气刨的操作要领;再根据船员气刨技能的实际情况进行队伍的优化组合,2人一组,这样一天工作下来后统计计算,能够达到平均一把枪一个小时割除约1米焊缝的速度。这样,船上5把气刨枪,若争取每天割除50米,约21天可完成全部支墩清理工作,再用4天进行焊缝的清理、打磨和油漆,5天完成浮箱复原,总计约30天可以完成所有工作。
而康盛口轮的作业方案也得到岸基的大力支持,公司克服疫情时期的各种困难,为船舶迅速展开作业、按时完成任务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
面对1050米焊缝和51个支墩,他们拧成了一股绳
万事俱备,说干就干。4月20日康盛口轮从HAMINA开航后,甲板清理工作随即热火朝天展开。在机工长的带领下,作业人员首先清理甲板两侧支墩,第一天下午就完成了第一个支墩的分离。第二天,大家已经熟悉了作业过程,利用气刨枪加等离子切割机,顺利完成了三个支墩的分离,并巧用“铲车+货物绞缆机”将侧面已经分离的支墩移开。随着作业继续推进,大家的技术熟练程度和工艺水平越来越高,支墩清理进一步提速,最高时达到一天完成6个支墩分离。
面对1050米焊缝和51个支墩,全体船员拧成了一股绳,全力冲刺此次甲板清理工作。机工长既是培训导师又是现场安全监督员,更是不可替代的王牌割焊手,他的气刨枪永远是走得最快的;老轨不仅奋战在一线,更带领轮机员们见缝插针完成了浮箱液压阀修理、移浮箱用千斤顶解体换令等一系列工作,有效保证了设备安全;水手长虽已年过半百,但工作干劲一点不输年轻人,不但独自完成了浮箱护栏的高空焊接作业,还熟练使用等离子切割机和气刨枪完成了大量的清舱工作;驾驶员们每天在完成值班工作后,都自觉上甲板帮忙、助战;船长更是始终坚守在一线,全面统筹作业计划实施,及时向公司汇报作业进展……对于这样一个团结拼搏的集体,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有什么挑战是无法战胜的呢?
当好消息传来,他们有自信笑到最后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4月28日,好消息传来:康盛口轮下一航次任务已经锁定,到土耳其潜装一票货物,受载期最晚在5月20日,此前必须到达装货港并完成备舱。为此,公司紧急修改计划,安排康盛口轮于5月3日靠泊荷兰FLUSHING港,将支墩吊移,并用浮吊完成浮箱复原,而浮吊只有在5月4日才有档期。
航次任务确定,船员们都很高兴,但计划改变无疑对本次清理甲板工作又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但要提前将浮箱从凯旋门移出来,还要加快支墩分离。
船期就是命令!康盛口轮立即调整作业方案:一部分人负责移浮箱,另一部分人员继续做甲板支墩分离工作,力求按时保质完成计划任务。朝着新的目标,船员们一鼓作气、咬牙坚持,加班加点、连续奋战,哪怕是数次突如其来的冰雹都未能阻挡大家的工作热情,相关工作始终保持按计划推进,终于在5月3日上午船靠码头之前,完成全船支墩分离工作,并将浮箱移出凯旋门送达吊移位置。5月4日,两个浮箱顺利吊装到位并完成固定。5月5日,所有支墩下船,康盛口轮于当日下午顺利开航。接下来,船员们还要继续奋战,加速完成甲板平整、打磨工作和下一航次备舱任务,但此刻,船期已定,而甲板清理工作也已完成大半,他们有足够的从容自信为这一切划上圆满句点。
(作者单位系康盛口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