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的收藏 历史的见证(附图片)

发布日期:2020-05-29
作者:龚浩明
字号:[ ]

  史海浮沉

  1949年5月27日,上海全市解放,地处外滩(现广东路20号)的国民党国营招商局大楼红旗飘扬,回到人民的怀抱,新中国的航运事业即将翻开新的一页。

  解放当天,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下设军事、政务、财经、文教等4个委员会,其中于眉同志任财经委航运处处长。航运业和纺织业是当时上海经济之两翼,举足轻重。上海解放次日(5月28日),上海市军管会主任陈毅、副主任粟裕签署命令:“查招商局股份有限公司为国民党官僚资本企业,兹任命于眉为本会驻该企业军事代表,在军事管制时期,代表本会在该企业执行军事监督及办理一切接管事宜,仰该企业所有人员,照旧供职,安心工作,切实服从领导,遵守革命法纪,保护资材、机器、图书、仪器、账册、档案、车辆、用具等,并由该企业负责人员造具详细清册,确实报告,听候清点接管。凡保护有功者奖,怠工破坏阴谋捣乱者严惩不贷。除分令外,仰即切实遵照,毋违为要。”当时,军管会的总体要求是“快接细收”,既不性急也不迁就,就是接管要快,下设若干分会,由下而上细细清点、整理、造册等。

  5月28日上午,军事总代表于眉召开招商局员工大会,宣布接管命令,随即与航运处党委书记邓寅冬、副书记马骏率领接管干部进驻招商局。当天接管招商局的每一位军代表均身穿蓝色的中山装,佩戴臂章和胸章。时任华东军区陆军野战医院卫生科科长胡经从带队奉命接管招商局医务室,接管人员有4人,其中有19岁的贾兴永。贾兴永生于1930年,14岁即参加八路军,被称为“红小鬼”,因年龄小,就被安排抢救负伤战士。上海解放,贾兴永成为军管会一员进驻招商局大楼,以后长期从事医务工作,曾任上海海员医院浦东分院院长。招商局医务室当时设立在大楼的顶层6楼(以后大楼加了一层作为通信站),有医生4名和护士2名,职责是专门为招商局高管和高级职员看病、配药、打针。招商局医务室接管以后,原有医生、护士有的留用有的辞退,医务室继续为大楼办公人员服务,半年以后搬至福州路。

  因工作关系,我与离休老同志们经常见面,得悉我在参加中国远洋海运编史工作,正在寻觅和收集有关上海海运局各时期的资料和实物时,老同志们给予了积极支持,纷纷在家中翻箱倒柜,把珍藏数十年的“宝贝”林林总总地展示了出来。其中最令我注目的是贾兴永当年接管招商局时佩戴的红底黑字“上海市军管会”臂章和白底黑字带红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很有史料价值和文化价值。不久,离休干部章俊杰政委也提供了他保存的臂章、胸章,还有一枚精致的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徽章,令我喜出望外。由于他珍藏的臂章、胸章、徽章品相较好,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其实物经复制后作为历史见证现已陈列在中国远洋海运展示厅内。

  睹物思人,睹物思事。离休老同志们的珍藏展示了当年军事接管招商局的情景和历史。在纪念军事接管招商局的日子里,航海人不会忘记为建立新中国、为祖国航运事业鞠躬尽瘁的革命先辈们。

  【作者单位:上海中远海运(退休)】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