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岁月
“薄暮宅门前,槐花深一寸。”当槐花璀璨绽放、绰约飘香时,母亲会更加忙碌起来。
家门口的槐林瞬间成了孩子的乐园,喧闹声、读书声充斥每个角落。尤其那棵老槐树,是爷爷当年栽下的,有70多年树龄了,长得又高又大,枝繁叶茂,引来喜鹊在此筑巢安家。初夏,突然会被随风而来的甜香惊醒,抬头仰望,不觉间,那一串串槐花似白玉般挤满枝头,密密匝匝,招蜂引蝶。槐树太高,采摘槐花不易,母亲便让父亲制作铁钩,绑在细长的竹竿上,站在树下,便可以将槐花撸下来,又不损伤树枝。她精心挑选含苞待放的花朵,俗称槐米,这种槐花品质好,是做包子的首选,芳香纯正,绿色健康。经过认真挑选和采摘,等装满槐花篮子时,母亲已是汗流浃背、疲惫不堪了。洁白的花蕾、碧绿的花蒂辉映着母亲的脸庞,美丽难忘。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早已等得不耐烦,抓一把槐花直接放到嘴里,吃得津津有味,清香扑面。
采下来的槐花,母亲用清水洗净,放入热水里,待其稍微变软,捞出置于凉水中,泡上一个小时,慢慢沥干水分,然后将槐花、肉丁、豆油、调味品等一起搅拌均匀,白里透红的槐花馅已经调制成功,顿时香气四溢,味蕾生津。
母亲和面、擀皮,用勺子把槐花馅轻轻地放入面皮上,双手合拢,指尖捏出花边,一个个白色的精灵便在她手中神奇地诞生,像极了等候检阅的士兵,整齐地排满面板。随后便开始蒸包子。母亲小心翼翼地将包子放在笼屉布上,为防止粘连,包子之间要留有空隙,最后盖锅烧水。火红的柴火舔着锅底,锅盖上冒出氤氲的热气,慢慢地扩散、弥漫……看着母亲汗津津的额头、慈爱可亲的眼神,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只要有母爱陪伴,生活就会十分美好。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母亲停止添柴,蒸熟的包子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停火约10分钟,揭开锅盖,原本瘦弱的包子变得膨大松软,正“微笑”地看着我,等待品尝和夸赞。我按捺不下馋瘾,来不及等包子热气散去,便急忙轻咬一口,那原始特有的味道直达心底。尤其当包子遇到米醋和蒜酱,再配上稀饭和小菜,算是经典之作。
小时候,农村生活非常艰苦,每家人数都不少,物质匮乏短缺,槐花成为那段艰苦岁月抹不去的回忆,母亲做的槐花包是我割不了的情结,深深地扎根在心里。
【作者单位:大连中远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