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运发展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徐辉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重要讲话精神,为集团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全球化战略,持续培养全球化能力,才能形成我们长远的竞争力。根据集团党组的部署,中远海运发展党委组织全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比港重要讲话精神,中心组学习会上班子成员带头交流,力争做到深学细思、深刻领悟,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本人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是要更加坚定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中远海运比港项目所取得的成绩证明,“一带一路”不是口号和传说,而是成功的实践和精彩的现实。
作为处在集团改革发展前沿的企业,我们中远海运发展的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在市场化改革大潮中,自觉把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学思践悟中实现知行合一。作为党组织负责人,更要在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过程中,积极思考如何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断在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上下功夫,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紧扣工作大局,始终把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作为企业经营和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埋头苦干、锐意进取,为实现公司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以良好的经营业绩和扎实的党建工作成绩彰显使命和担当。
二是要深入学习比港的干事创业精神。比港在经济效益和政治影响方面取得的成功,对我的触动很大。比港的成功,离不开敢于拼搏的创业精神和善于谋事的创业本领,这也是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要重点学习和提升的。和比港相比,中远海运发展同样也是重组后成立不久的企业,三年来,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业绩,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距离集团的战略发展要求和集团对我们的定位还有不小的差距。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以来,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干部能上不能下、收入能增不能减”的传统观念依然存在,“以能力决定位置、以业绩决定价值”的业绩导向和价值导向还未真正建立。这些都是我们学习比港精神后需要重点改进的。
传统国有企业干部转化为职业经理人后,如何不断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真正蜕变为紧贴市场、充满竞争力的高端人才?企业引进的市场化管理人员,如何将政治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使之更好地融入国有企业的管理文化,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和使命?全员市场化改革推进后,我们的员工队伍是否能自觉拥护改革、理解改革、投身改革,是否依然能保持高度的主人翁精神、企业荣誉感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以上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在下一阶段工作中,发扬比港精神,直面挑战、敢于开拓,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去一步步努力解决的。
三是要不断提升“产融结合”的贡献力。企业成立之初,集团要求我们成为“新集团的腾飞之翼”,应该说是寄予厚望,我们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此前,我在自己的基层联系点——航运租赁事业部第二党支部,与基层党员一起学习了习总书记在比港视察的视频短片,大家都深受鼓舞。我记得不少党员在交流中表示,未来在比港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的航运租赁板块能否挖掘一些项目、发现一些潜在客户,共同助力比港的发展。我认为这是一个很积极的信号,说明比港的成功深深鼓舞了我们的员工。中远海运发展的企业使命是“金融助力实业、发展创造价值”,这是集团期望所在,是公司发展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将始终秉持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要做到“产融结合”,就是要有敢想敢做敢担当的创业精神,就是要坚持践行比港所体现的“合作共赢义利并举”的理念。
通过学习,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提升大局意识,把助力集团实业发展作为工作重点,加强研究,找准切入点,在集团不断实现新突破的进程中,体现航运金融板块应有的价值。我始终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远海运发展有能力走出一条金融助力实业的正确道路,发挥作用,实现价值,为集团参与打造“航运强国”、“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强大的助力。我们班子也有信心,让企业的发展和建设成为集团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和精彩现实。
(全文有171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