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艾香

发布日期:2020-06-19
作者:
字号:[ ]

书海信步

散步时发现小区角落里有几丛艾草,随风飘来阵阵清香,这才意识到端午节就快临近了。在我记忆深处,端午节就藏在这艾香里。我迫不及待又一次翻出沈裕慎散文集中的《艾香中的端午》一文品读,顿觉字里行间都透着淡淡清香。

沈老对端午的艾香情有独钟:“期待着每天房门前都有一丛艾蒿的身影。娇小、玲珑、乖巧、可爱,闻着那一种清新,能净化心灵的气味,温暖立即溢满我的心房……”悠悠艾草香,浓浓端午情。读着沈老的散文,眼前就会浮现簇簇艾蒿:青青外貌,翠绿如抹;香味悠长,沁人心脾。

艾草又称艾蒿,是一种野生草本植物,有奇特气味,既能驱蚊又是中药,还可以吃,在医学上用途很广。沈老在文中不仅描写了艾蒿“从根到茎,从茎到叶,气味浓烈得汹涌澎湃,有一种豁出去的决绝”,还歌颂赞美了艾蒿的功能价值:“它的每一叶每一茎每一根,都有其价值在,不用张扬,自有人注视,自有人爱。纵使无人注视,无人赞美,艾蒿还是艾蒿,艾蒿就是艾蒿,它的内心是那么丰富,并以无瑕的心灵奉献给人类丰厚的爱。”采艾的手即使洗过几遍,那艾蒿的气味还久久留在手上不肯散去,苦中带香,香中带苦。正如沈老所说:“我根本分不清是苦多一些,还是香多一些,苦乐年华,它真的是一肩扛了。”

沈老对艾蒿的喜爱是由衷的。他还诙谐地提及“张爱玲笔下的薄命小女佣被叫做小艾。而赵树理描写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追求婚姻自由的姑娘叫艾艾。”无独有偶,沪剧《罗汉钱》中的张木匠和小飞娥的女儿也叫艾艾。真是江南遍地传艾香。

沈老至今写过数以千篇的散文,是一位公认的散文大家。我喜欢读他的散文,风格洗练沉雄,行文潇洒;笔灵心慧,极富诗意;含蓄隽永,淡远情逸;词意从容,雅见情韵,在平凡中揭示优美,从现象中发掘哲理,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兼旷达幽远的意境,值得我一辈子享读。

端午节的来历众说纷纭。有人说纪念诗人屈原,有人说树立“孝女”曹娥形象,但更令我等草根百姓津津乐道的还是杭州西湖边“千年等一回”白娘与许仙忠贞的爱情故事。我们在艾香中迎来端午,吃着用艾叶包裹的那又白又滑、玲珑剔透的粽子,亲亲一吻,清甜自舌尖逐入心田,甘冽的瞬间徜徉在无比惬意之中。吃着吃着,便禁不住会想起童年的时光,重又品味出旧时的味道,抒发着岁月的情怀。于是,吃粽子,不仅成为了一种渴望、一种等待、一种咀嚼遥远的记忆,更是对国泰民安、如意吉祥的美好未来的期盼。

【作者系中远海运作家协会会员】

(全文有979字)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