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引领前行

发布日期:2020-07-03
作者:
字号:[ ]

  情感码头

  有幸零距离地走进延安,触摸延安的魂魄,领悟延安精神的真谛。延安无愧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革命力量。延安精神是什么?在新的时代我们需要怎样传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经过几天的探寻和跋涉,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在杨家岭、在王家坪、在枣园,看到中国革命胜利的缔造者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居住的窑洞、用过的简易板床和桌椅、穿过的粗布军衣,我恍然大悟,延安精神就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不怕困难、英勇无畏、敢于胜利的英雄主义精神。

  在延安的13年是中国共产党生死转折、厉兵秣马的艰苦时期。缺炊断粮时,他们开展延安大生产运动,开荒种田,军民一家,让南泥湾变成大粮仓。毛泽东、周恩来与老百姓一样,摇动纺车,纺线织布,与百姓同甘共苦,凭着这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让全国人民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在延安,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胸怀共产党人无比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时刻牢记“解救劳苦大众,争取全国解放”的初心,不畏艰难,砥砺奋斗,迎来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延安的灯光,是革命胜利的灯光,闪烁着智慧而伟大的光芒。在灯光下,毛泽东完成《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一部部革命巨作,他的一篇篇革命思想从这里起航,成为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如今,延安精神闪烁着更加耀眼的时代光芒,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传承生生不息的延安精神,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在哪里?在梁家河,我找到了答案。矗立在梁家河村口的石柱上镌刻着“饮水思源”四个红色大字,当年风华正茂的习近平在这里度过7年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深刻体会到农民的艰辛和群众的疾苦,因此更明白贫困意味着什么,更懂得农民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脱贫,这是关乎人民的福祉、民族复兴的伟大行动,是中国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宣言。在中央政策的扶持下,如今的梁家河村依托旅游、畜牧、种植等产业的带动,在贫困县延川率先实现脱贫。村民张卫庞依靠栽苹果树走上了致富之路,成为全国脱贫致富的典型,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他的果园,鼓励他努力脱贫。新的时代、新的征程,党的初心在这里再次自信出发,坚定上路,向全国人民展示中国共产党带着人民决胜小康社会的磅礴力量和豪迈气魄。

  抚今追昔,心潮难平。在延安、在梁家河,我对中国共产党的敬意油然而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之所以能够克服万难,取得革命胜利,赢得全国解放,步入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成为世界举足轻重的大国,就是靠着这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靠着这种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信念。滔滔的延河水一定还记得毛泽东在这里担水浇园,秀美的梁家河一定还记得习近平在这里吃苦流汗,一代代共产党人、一代代薪火传承,延安精神永远引领着中国共产党如何解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代内涵。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共产党人向往的圣地。这是一片红色热土,沿着革命先辈走过的足迹,理想信念无比坚定,砥砺奋进的初心更加执着。 

  【作者单位:中远海运客运】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