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大暑 上蒸下煮

发布日期:2020-07-17
作者:
字号:[ ]

  养生道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云:“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类似于冬季的小寒、大寒节气,夏季也有大、小暑之分。小暑时节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出梅”、“入伏”是小暑的关键词。而大暑处在“热在三伏”天的中伏,达到一年中炎热的顶点。

  夏季属火,对应五脏中的心脏,人们在炎热天气里容易心火亢奋而出现烦躁易怒、情绪失控等“情绪中暑”的现象。“情绪中暑”又会导致身体的疾病,比如舌尖泛红。此时养生要注意养心安神,通过自我调节,做到静心、安神、戒躁、息怒。

  在此推荐2款夏日特饮。一是莲心茶。取莲心和甘草各3克,加热水闷泡10分钟后饮用。莲心味苦,加入甘草可增加甘甜口感。莲心是个好东西,性寒但不凉胃,将心火下引到肾,又将肾水上引到心,通过交通心肾来平息心火,效果极好。另一款叫“三豆饮”。取黑豆、黄豆、绿豆各30克、乌梅7-8颗,入锅煮2小时,熟烂即可,起锅前加适当冰糖。此饮可清火、补肾、祛湿,无副作用,老少皆宜。

  夏季养生,有3款时令食材值得推荐。一是黄鳝。小暑前后一个月是黄鳝最美味的时间,药用价值也最高,有“小暑黄鳝赛人参”之说。鳝鱼红烧肉、响油鳝丝,不仅美味,还能起到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的作用。另一个是杨梅。杨梅营养丰富,可以开胃生津、消暑去火。夏至是江南水乡食杨梅的时节。只可惜这份鲜美持续的时间太短,为了留住美味,将杨梅做成果酱是个不错的选择。市面上的杨梅酱很多都添加了人工果胶,其实可以在家自己做。选用紫铜锅,控制好温度,反复搅拌熬制3小时,去除水分,让砂糖和蜂蜜牢牢锁住杨梅的美味。杨梅酱的经典吃法就是与雪梨搭配,不仅赏心悦目,而且生津止渴。最后重点讲讲黄瓜。夏天闷热,大家都喜欢吃冰镇西瓜,但吃多了容易受凉拉稀。不如改吃黄瓜吧,黄瓜不仅继承了西瓜的高含水量、除热、利水、解毒的功效,对肝脏也有保护作用。黄瓜全身是宝,黄瓜藤泡水可扩张血管、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和降低胆固醇;黄瓜蒂生吃可以提高免疫力,醒酒并保护肝脏预防酒精中毒;黄瓜汁能调节血压,预防心肌过度紧张;黄瓜皮煎水服用,可防止唇炎、口角炎,并且对牙龈损坏和牙周病的防治有一定功效,还能预防头发脱落和指甲裂损。

  三伏天的阳光极毒辣,长时间暴晒,还会加速皮肤老化,甚至癌变。胡萝卜和西红柿是抗光毒的圣品。胡萝卜能够对抗阳光中造成皮肤老化的UV光。柠檬虽有美白功效,但属于感光性食物,如果出门前食用,人经暴晒后容易长斑。而西红柿的好处是可以在外出前食用,相当于擦了一层防晒霜。

  夏天出汗多,加上蚊虫叮咬,会导致皮肤疾病增多,可以采用野菊花浴、米醋浴、艾草浴、风油精浴等药浴进行皮肤保健。

  【作者单位:中远海运东南亚】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