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水位上涨多少?”“你们的值班纪录我看一下。”“防汛墙、闸口、码头的情况有没有检查?”“泵房情况正常吗?”每天一大早,中远海运重工所属荻港船厂纪委书记丁伯敏就会来到厂区各值班点监督检查防汛抗洪工作,这已是他近期工作的必修课。
荻港船厂地处安徽芜湖长江沿岸,自今年6月份长江中下游入梅以来,受上游强降雨叠加影响,长江水位迅猛上涨,7月6日厂区水位12.50米,破警戒水位。第二天海平面为13米的5个泊位的码头全部被淹,码头最高进水1.10米,离1998年历史最高水位仅差0.05米,厂区和周边险情不断。面对洪水威胁,荻港船厂纪委坚持做好“监督中服务、服务中监督”的同时,丁伯敏带领纪检干部积极配合做好防汛应急预案落实并深入一线参与抗洪抢险,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纪检干部的身影。
“丁书记,排污口出现江水倒灌!”7月7日,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起。该厂污水泵房是厂区、生活区和周边居民生活下水的排放口,一旦江水倒灌、水泵停运,周边近千亩农田或将被江水淹没。1998年曾出现过险情,历史决不能重演!下午1点,丁伯敏与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突击队迅速投入紧张的抢险工作。大家手抬肩扛,用一个个沙袋包堵住倒灌的排污闸口的缺口。经过整整11个小时高强度的抢险,直到午夜12点,硬是用2500多只沙袋堵住了倒灌的江水,保证了水泵正常运行,厂区和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了。
“庆大圩出现险情,需要厂方支持!”7月10日,荻港船厂接到当地政府防汛指挥部的应急求助电话。尽管厂里的抗洪形势十分严峻、人员紧张,但经与厂部领导讨论决定,丁伯敏还是带领10名党员骨干组成突击抢险队出征抢险,危急时刻再现了央企的责任担当。这次的任务是与其他驻地企业一起装沙包和修筑子堤。参与抢险的同志白天顶着烈日高温,晚上又冒着倾盆大雨,你追我赶拼命投入抢险,分不清哪是雨水哪是汗水,从早上8点一直干到晚上11点,终于与其他单位的抢险队一起完成了3000米的子堤修筑任务,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肯定。
“三号引桥闸口底部出现渗漏,大量江水已不断从闸口涌入厂区!”7月13日15时许,丁伯敏接到值班人员的紧急报告。厂区三号引桥闸口是厂区7个码头闸口之一,一旦洪水破闸,整个厂区将全部被淹,那将是灾难性的。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责任和担当。丁伯敏立即组织厂抢险突击队奔赴三号引桥闸口。这时,江水已不断从闸口涌入厂区,路面出现较深积水,如不及时堵住,将会形成管涌,甚至冲毁闸口防汛挡板,后果不堪设想。丁伯敏与厂领导班子成员一起亲临现场指挥、抢险。这段江面曾是血吸虫的重灾区,1998年抢险中曾有几十名职工感染血吸虫病。抢险队员们没有丝毫犹豫,纷纷跳入齐腰深的江水中,用麻袋、沙包对闸板外侧底部进行封堵,队员们身上的汗水、雨水、泥水混在了一起……一层沙包不够,再来一层,直到沙包堆出水面,渗漏的水势逐渐减小。经过近2个小时的奋战,渗漏终于被堵住,险情再一次被排除。
7月18日,芜湖市人民政府发布进入紧急防汛期令。目前,荻港厂码头水深仍在1米左右,码头上还停靠着12艘船舶,险情随时可能出现,防汛抗洪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丁伯敏与纪检干部们紧盯防汛责任、措施落实,防汛物资采购、运作等重点环节靠前监督,开展不间断的巡查、走访,切实把监督责任担当推进到防汛抗洪的最前沿。
洪水不退,纪检干部决不退!“喂,现在码头汛情和船舶情况怎样?”又是新的一天,丁伯敏和厂纪检干部们又忙碌在防汛抗洪和执纪监督的路上……
题图为丁伯敏在抗洪一线(右5)。张明武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