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新春,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荆楚大地,蔓延全国。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中国船燃人汇聚星火力量,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奔走驰援,不忘初心使命,扎根于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的主战场,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提供不竭动力。
中国船燃广西公司在疫情期间坚持“油品不断供,服务不打烊”,20多名一线人员坚守岗位,履职尽责,构筑起公司油品保供的坚实城墙。就在这一支逆行队伍中,一名“90后”员工余鸿和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谱写下了一曲青春赞歌,彰显了青年一代的责任担当。
2018年6月,余鸿和初来公司,被分配在市场营销室工作。联系客户,拓展业务,步入职场的他很快就适应了岗位工作。2019年6月,公司润滑油业务发展迅速,经由领导决定,小余被调动到润滑油室负责供应保税润滑油的业务。由于保税润滑油的供应客户基本都为外轮,语言的不通成为困扰小余的巨大难题。白天,余鸿和跟随部门领导、同事学习油品知识,了解供油操作,晚上就抱着教材练习口语,学习专业词汇。凭借这一股勤奋劲儿,小余很快就熟悉了供油的操作流程并能够和外籍船员进行沟通,在工作上真正做到了独当一面。
今年农历新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正月初五刚过,小余就在家人的支持下从老家返回工作岗位,在春节假期受疫情影响而延长,不少同事因为交通管制难以返岗的情况下,小余主动承担起值班任务。
受疫情影响,不少油品订单取消,保税润滑油业务一度停滞,小余和部室同仁积极寻找新订单、开发新客户。同时,他也时刻关注最新防疫政策,确保每个订单都能够正常供应。1月至2月,小余完成供应保税润滑油13单,累计130多吨。
3月初,中国船燃广西公司全面复工复产,滑油订单也逐渐增多。但由于当时全国的防疫资源还处于相对紧张,公司只采购到了简单的个人防疫物资。面对增多的订单,余鸿和说,业务要开展,订单就要保证供应,这是对客户的承诺。戴上口罩,他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一线的供应工作中。3月份,小余供应滑油8单,累计约41吨。
4月,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但与此同时,国外疫情发展迅速,呈现蔓延泛滥态势。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供油作业也变得难上加难。船期紧,余鸿和便在接收订单后了解船舶动态,多次主动与代理公司联系,反复确认船舶靠港时间并协调好港口码头,确保船舶靠港前手续办理齐备;风险性增大,小余便通过网络以及公司每日的疫情动态提报掌握外疫情况和学习防疫措施,每次供油作业前,都不忘提前为一线供油人员备齐公司采购的防护服、护目镜等防疫物资,并在作业前反复叮嘱供油人员注意防护,普及科学防疫知识。小余说:“每一个人的身后都是一个家庭,安全,是对家人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海外疫情多变,码头作业也间接受到影响。一次夜间供油作业中,余鸿和提前办理完成各项审批,带领供油人员开始供应,在接通管道时被码头总调紧急叫停,因港口方临时开会通知,供油业务还需向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进行备案。紧急变动下,小余沉着应对,立刻备齐材料进行手续补办,备案后又马不停蹄赶往作业现场指挥供油,一切完成后,已是凌晨。4月,小余完成保税润滑油供应19单,约164吨。
今年五一期间,外轮订单激增,小余放弃休假,选择坚守岗位。零接触方式供油,这对于小余也是一项严峻的考验,隔着5-10米的高大舷梯,小余只能靠呼喊来做出指令安排。码头船舶多,噪声此起彼伏,小余的每次呼喊都需要用极大的力气,有时一天2、3个订单,供应完成后,他嗓子沙哑,几乎说不出话。不仅如此,伴随着逐渐炎热的天气,身穿防护服的小余每次都是汗流浃背,衬衫湿了又干。防护服穿戴麻烦,码头作业时刻又不能离开,所以供油前小余从不吃饭,也极少喝水。正是这种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坚定品质让并不强壮的余鸿和出色的完成了一次次高强度的工作。五一期间,小余供应润滑油76吨,助力公司润滑油供应量逆市上扬。
疫情期间,余鸿和“舍小家为大家”,共完成大小保税润滑油订单约411吨——多么亮眼的成绩!
小余的女友是一名人民教师,在钦州浦北工作,自2019年10月份到现在,两人已有半年未有见面。小余说,因为工作原因两人平日很少联系,周末时,往往也会因为供油任务紧急而难以抽出时间与女友通电话。但女友很支持的他的工作,每次短暂的通话都是在叮嘱他注意身体、好好工作。不能长久的陪伴,小余经常觉得愧疚,但他也希望能通过努力工作给女友一个安稳的家,一份安稳的爱情。
在中国船燃广西公司,像余鸿和这样的同事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平凡有如微光,但又聚可成烈阳。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键节点下,这些青年们凝心聚力,专注地谱写青春赞歌,彰显着青年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