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岁月
上世纪70年代,我在奉贤务农。下乡一个多月,忙过一波初夏的播种收割,我回城修整数日,又迎着炎日回乡,投入“双抢”大忙。
初尝艰苦滋味,18岁的我不由有些愁绪。拖着沉重的行李,我彳亍在田埂上。不知过了多久,水声在耳,清凉的、甘甜的风阵阵送来!我精神一振,发现已到住处附近。眼前的景象迷住了我:萦绕在金色稻田中的河水中,碧油油浮动着葫芦状的萍叶,叶丛中伸展着朵朵紫而带蓝的花瓣。水流那样清澈,泛着微微绿波。别后数日,离开时才点点青绿的水葫芦变得这样生机勃勃,让眼前的水乡图景醉美迷人!我深吸着甜美的空气,竟有些迫不及待想投入充满诗情画意的劳动!
泥泞、蚂蟥、汗水、刀伤……十数个红云烈日,我跟农人在田间躬身插秧收割,来回奔走挑担。一天近午,大地像要被炎日烤干,我的汗水几欲流干,为防晒穿的厚布衣裤早已结上了厚厚的盐渍。我干渴得嗓子冒烟儿,几乎衰竭。难得一阵风扑面吹来,我又闻到那亲切的清甜味!两脚生风般我跑到河边:绿油油的葫芦叶向我频频招手,带笑的紫蓝鲜花含珠带露,河水清亮诱人。我把河水含有细菌的警告抛诸脑后,俯身捧水,美美痛饮!清香甘甜的滋味难以笔述,终生难忘!近日查阅资料,证实河中适量生长水葫芦,确能净化水质。
“双抢”过去,难得几日休息。最惬意的,就是静坐河塘边与水葫芦相伴,如陶渊明所吟“既耕亦已种,且还读我书”。清风微拂,水鸟低吟,我轻诵着“水面清圆风荷举”;我醉梦施托姆《茵梦湖》那片盛开着睡莲的湖水。可眼前浮现的不是荷叶莲花,而是水葫芦花叶。那个盛夏,在一个小小古镇的中学,我参加高考惨遭铩羽!干渴、沮丧,我梦游般踱往乡间住处。忽地,那熟悉的清风迎面送来,我顿时如梦初醒。又见到澄清的水流、葫芦状的碧叶、含笑的紫蓝花朵。我蹲伏岸边,鞠水痛饮。即使是仙露甘泉,也没有如此清凉香甜!我的精神复又振作,满心感激水葫芦给我的滋养、安慰,伴我做过的一个个文学梦。我重温起下乡的初心,回望留下我汗水的田野……我正年轻,不能消沉!秋凉时,我主动要求参加封养水葫芦的工作:风冷,水更凉,赤脚下河,直打哆嗦。将一把把用尼龙纸包起的水葫芦秧苗,封入河泥中,待来年春放养水中。我想有所改变:如果高考再次失败,就住到饲养场当个猪倌。次年晚夏,我却不得不向田野、向水葫芦依依惜别:我考入了一所与航运密切相关的学校。
【作者单位:中远海运财务(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