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机遇 逐级跨越 自主创新(附图片)

发布日期:2020-07-31
作者:
字号:[ ]

  日前,从中国航海学会传来喜讯,中远海运重工所属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高技术船舶开发团队喜获2019年度科技突出贡献奖。该奖项每3年评选一次,每次全国仅有10个团队入选。荣誉的获得,标志着南通中远海运川崎高技术船舶研发能力已经到达一个崭新的高度。

  南通中远海运川崎拥有一支约400人的高技术船舶开发队伍,形成涵盖基本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全过程的高技术船型和特种装备的自主研发能力,先后获得“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船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博士后实践基地”的认定。近半数员工均有在日本川崎造船1-2年研修经历,99%以上人员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研究员级高工、高级工程师近百人,多人次先后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及省市双创人才等荣誉。

  南通中远海运川崎高技术船舶研发团队建立于1996年,至2006年的10年间,通过对5.5万吨散货船、20.5万吨散货船、5400箱集装箱船、29.8万吨原油轮、5000车位汽车滚装船等船型的引进、消化、吸收,形成精益的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能力。在此基础上,2007年开始与日本川崎联合开展5.8万吨散货船、30万吨级矿砂船、6000车位汽车滚装船、10000箱级集装箱船的设计工作,并于2014年建立船舶基本设计队伍,逐步打造出具备全流程设计能力的高技术船舶开发团队。

  从2001年引进5400箱集装箱船技术起,经过消化吸收,技术团队完成当时国内最大的集装箱船建造,开始了大型集装箱船技术引进和独立开发之路。技术团队紧跟国际集装箱船大型化趋势,2005年与日本川崎重工联合开发当时国内最大的1万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并于2008年完成首制船交付。2010年开始,技术团队“以我为主”着手国内最大13360标箱集装箱船的开发,获得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立项,2013年建造完成并顺利交付。2015年坚持“完全自主”,技术团队开发完成国内首制2万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2018年首制船交付,被国际船舶网评为2018年“全球首艘”船舶之一。

  目前,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已形成从5000标箱到20000标箱集装箱船的系列化创新成果,获得20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相关技术成果先后获得中国航海科学技术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交通运输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等荣誉。目前,技术团队正在自主研发世界最大级别的23000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并已完成前期船型设计,首制船将于2023年初交付。

  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大型液化天然气船(LNG)双燃料技术开发的团队之一,2013年至2015年,南通中远海运川崎技术团队攻克了LNG双燃料系统技术以及在不同船型中的应用,形成LNG双燃料汽车滚装船、LNG双燃料多用途船、LNG双燃料VLCC等高技术船型,获得1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项,显著提升了公司在高技术船舶产品和技术领域的竞争力。2016年利用相关技术研发建造的世界首制4000车位极地LNG双燃料汽车滚装船,代表了我国在此领域的最高水平,被《MaritimeReporter》评为当年度世界十大名船之一,并获得中国航海科技一等奖、交通运输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等荣誉。

  随着极地商业通航越来越成为可能,2013年技术团队及时瞄准市场,开展极地船舶技术研究,签署《极地多用途船关键技术储备研究》项目合同,并于2015年顺利通过验收。基于该技术基础,技术团队持续开展了《极地多用途船线型和性能开发研究》《多用途船舶多海域线型优化关键技术研究》等,并与高校、研究机构开展了多项产学研合作。得益于公司在极地船舶技术上的持续投入,技术团队初步具备了极地船舶的基本开发能力,形成一系列极地船型、技术、论文、报告等成果,获得专利15项,其中发明7项。

  一路征程一路歌,技术团队先后研发出包括全球首艘冰区加强型双燃料汽车滚装船、20000标箱集装箱船、30万吨级矿砂船等在内的多个高精尖船舶,其中9个船型填补国内空白,在高技术船舶设计开发领域形成了高质量发展。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