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全面加强船舶政委队伍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发布日期:2020-08-14
作者:
字号:[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船舶政委们,这支远洋船舶党支部带头人队伍,始终在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进程中扮演无可替代的角色。面对新形势,如何全面加强船舶政委队伍建设,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全面加强船舶政委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远海运集团始终坚持“支部建在船上”和“船舶配备政委”制度,既是光荣传统,也是独特优势。新时代新形势下,对船舶党建及支部带头人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更加透彻理解加强船舶政委队伍建设的深层次意义。

  (一)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党的组织建到“远洋船队”,做到“哪里有职工群众,哪里就有党员,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的组织作用发挥”。远洋船队党支部,对于中远海运集团来说是极重要的基层组织,是发挥党建工作威力的主战场,而船舶政委队伍建设的质量则是决定性因素。在集团船舶党建新体制下,充分发扬“支部建在船上”优良传统,必须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能力突出、作风过硬、勇于担当的船舶党支部带头人队伍,推进船舶党支部全面加强、全面过硬。

  (二)是应对船舶党建新形势新体制的客观需要

  随着国际政治形势的巨变、国际海事规则的调整、海员职业的吸引力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出现,都对船舶党建、船舶政委岗位职责构成了压力和挑战,需要以全新视角审视船舶政委定位、提升船舶政委整体素质,推动船舶党建工作向高质量迈进。

  (三)是提升船舶政委队伍能力素质的内在需求

  目前船舶政委队伍存在三大突出问题:一是船舶政委队伍存在“结构失衡”和“本领不足”的双重压力,跟不上新形势新体制需求;二是船舶政委的主业意识存在弱化的趋势,跟不上新时代船舶党建工作高质量的新要求;三是后备船舶政委的培养步伐,跟不上集团船队建设需要。为此,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加强船舶政委队伍建设,是当前党建工作的迫切任务。

  ◆全面加强船舶政委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和重要举措

  作为一家专业化的船员管理公司,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在继承原中远、中海两大集团优良传统基础上,大胆创新,明确了重点任务,推出了具体举措。

  (一)明确“三大职责”目标任务,科学定位船舶政委岗位职责

  随着集团船员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需要明确和优化船舶政委岗位职责、科学定位船舶政委岗位作用。

  第一,明确船舶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船舶政委的主责主业。船舶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船舶政委的核心工作,具体为“抓班子、带队伍、鼓干劲、聚人心、保稳定”,是船舶政委的主责主业。

  第二,明确宣传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是船舶政委的重要职责。宣传教育和船舶文化建设、船舶精神文明建设是船舶政委工作的重要职责,要以集团“四个一”理念为旗帜,围绕“三提高一降低”改革目标,紧密结合船舶安全生产、高效运营、降本节支等中心任务,广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和政治思想工作,团结动员广大船员立足岗位多做贡献。

  第三,明确综合治理和相关行政管理是船舶政委的重要工作。船舶政委强烈的政治使命感和良好的行政管理能力是政委队伍的两大传统优势,船舶政委要根据船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和相关工作要求,承担其相应的行政工作及综合治理工作,这是船舶政委工作的“责任田”和“硬指标”,直接体现船舶政委的综合能力和工作业绩。

  (二)构建“三个维度”的培训体系,全面提升船舶政委队伍素质

  提升整体素质,是加强船舶政委队伍建设最基础、最根本的任务,重点是强化船舶政委在思想道德素养、基层政治工作素质和船舶行政管理能力三个方面的整体优势。

  一是全面实施现职船舶政委轮训制度。现职船舶政委轮训制度是在船舶政委队伍建设方面的一项长效机制和关键措施。这既是有效提升船舶政委思想政治素质、党建业务水平和在船履职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当前船舶政委管理、在船船员管理乃至船舶管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重要举措,因此必须不断增强集中轮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推进集中轮训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是依托公休船员党支部“以战代训”。在加强公休船员党支部建设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安排现职船舶政委担任公休船员党支部书记或支部委员,实施“以战代训”,切实增强支部书记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三是积极推行指导政委“带教制度”和政委培训师“帮教制度”。从现职船舶政委队伍和政工干部队伍中,选聘一批党性强、素质好、业务精的同志担任“指导政委”或“政委培训师”,全面推行后备船舶政委在船见习“带教制度”,逐步推行政委培训师对现职船舶政委工作学习“帮教制度”,以利后备船舶政委的稳步成长、早日成才。

  (三)完善“三位一体”的考评体系,促进船舶政委履职尽责

  以“三大职责”履行为主要内容,以“组织评价、业绩考核和船员测评”为主要手段,构建“三位一体”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多方位多角度的考核评价促进船舶政委履职尽责。

  第一,强化组织评价。组织评价的主要内容涉及党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时势政策、综合管理、心理素质等领域基础知识,重点是考察船舶政委对船舶管理领域,涉及船舶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工作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第二,突出履职考核。履职考核是船舶政委考核管理体系的主体内容,考核内容包括船舶党支部工作开展、班子建设、队伍管理、船舶安全生产、船风船貌等。

  第三,强调满意度测评。船舶政委负责的行政管理工作特别是伙食管理和公共卫生等工作,涉及船员的切身利益,船员满意度是衡量船舶政委工作的重要指标。需制定测评的具体办法或实施细则,由直接管理船舶政委的相关单位或职能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此外,在后备船舶政委队伍建设方面,应坚持“基本条件、基本资格和基本程序”三个维度的选拔标准,严把入口资格审查关;强化“集中培训、跟班见习、代职锻炼”三个重点环节的考评,严把培训考试考核关;严格执行“三证换一证”制度,强调持证上岗,严把上岗跟班实践关。通过严把三关,不断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和储备,对改善船舶政委队伍年龄结构、提升综合素质等至关重要,积极有效化解队伍面临的“结构失衡”和“本领不足”双重压力。

  ◆全面加强船舶政委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船舶政委队伍建设,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必须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发扬“支部建在船上”优良传统,坚持船舶配备政委制度不动摇。

  (一)确保方向正确是前提

  要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管人与管党建相统一的原则;坚持继承传统、改革创新,注重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坚持船岸公认、注重实绩,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原则,顺应船员资源整合需要,适应企业管理模式转变,不断提高船舶政委队伍建设质量,着力把船舶党支部打造为“浮动国土”上的坚强战斗堡垒,以船舶党建的工作成效为提升集团航运主业的市场竞争力提供人才保障。

  (二)加强组织领导是保证

  要切实加强对船舶政委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高度重视船舶政委队伍建设工作,把抓好此项工作作为船舶党建的头号工程。加强对船舶政委队伍建设的领导督导,相关党组织履行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承担第一责任、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船舶政委队伍建设工作格局,切实化解船舶党建“责任递减”和“链条断裂”的双重危险。

  (三)强化顶层设计是基础

  公司层面要抓好顶层设计,负责制定船舶政委队伍建设规划,总体协调政委资源,制定船舶政委队伍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加强船舶政委全过程管理培养宏观指导。

  (四)提升能力素质是关键

  在质量上“严格把关”就是要狠下功夫,对现有和新进船舶政委的培训培养使用要全面从严,要通过以下四个措施抓紧解决船舶政委能力素质问题:培训培养提升、分级分库管理、严格考核评定、开展“三项制度”试点(即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

  (五)健全运行机制是保障

  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建立一套符合企业改革发展要求和船舶政委队伍建设实际的分级管理制度及相关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选聘、轮训、考核、晋级、退出的船舶政委全过程培养制度体系。

  只有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组织领导、完善顶层设计、提升能力素质、健全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并应用符合船舶党建新体制和船舶政委队伍建设的内在规律,才能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作风形象优、担当精神足”的高素质、专业化的船舶党支部带头人队伍,始终让鲜红的党旗在“浮动国土”上高高飘扬。

  (作者单位系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党委工作部)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