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云烟
家属这个词,以前可是非常有象征意义的,因其从解放后一直特别专属于革命干部和军人,所以被赋予骄傲和自豪的情感元素。记得早些年电影里那些辛苦守望的女人,一旦被称作家属,大多会热泪盈眶,激动不已,因为这就表示被认可、受尊重,怎能不心潮澎湃。
新中国的第一代海员多是来自部队转业的官兵,所以这个词也被带到了航运系统,成为海员习惯用语。海员口中的家属,特指爱人,也就是媳妇、老婆。我的爱人成为海员家属后第一次听到有人这样称呼她,倍感温馨,觉得作为海员家属很光荣,很有成就感。后来我听船上的老海员们讲,家属这个词很了不起,特别有意义。因为只要是被称作家属了,都会享有探亲假的,每年可到船探望团聚一次,往返车船费都由单位报销。海员家属还有一个无尚的荣耀,那就是能够担任新船教母,意义重大,旨在保佑新船一帆风顺,航行安全。听他们掰开揉碎地这么一讲,我才知道,原来家属这个称谓还有这么多含义,分量还那么重。
记得我第一次上船工作,第二个航次船回上海,系浮筒在复兴岛附近。一天早晨,老船长让我去火车站帮忙接下家属。我有些愣神,老船长以为我听不懂家属是什么意思,便笑着说家属就是老婆。其实我是吃惊老船长为何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我问:“您家属长什么样?叫什么名字?几点到站?有没有接头暗号?”老船长想了半天一挥手:“家属就是家属样。她是苏州的乡下人,做船娘的,又丑又老,还没出过远门,你到车站一看就知道。火车可能10点到站吧。”说完塞给我一包中华香烟,丢下一句“我老婆抽烟”就匆匆忙忙走了,留下迷茫的我傻站着。这都什么啊,跟没说一样。
先坐交通艇上码头,后乘公交直奔火车站。一路上我的脑子也没停歇,想着苏州的阿姨外加乡下的船娘,应该是什么样的形象呢?出站的那么多人,我怎么才能不错过。老船长的家属又老又丑,是真的还是开玩笑?这任务要是完不成,把船长的家属丢了,可是够栽面儿的。好在我还是有点小聪明的,不然这么多小海员为什么老船长特别派遣我来出马。很快,我便定下了随机应变的接站方针。
费尽心思想好了万全之策,根本没想到过程却轻而易举。当一位穿着蓝布碎花小袄的阿姨在出站人潮中一闪现的时候,我一眼就断定这是老船长的家属,因为我看出了她身上海员家属的印记:她穿的那条米色的裤子跟我的样式一样,就连裤脚缝线都是一样的粉色。这是我们在广州文冲船厂修船时船公司给我们的工作服。对了,那期间,我还给老船长寄过东西回家。我赶紧迎上去。可还没等我开口,阿姨便操着苏州风味的生硬普通话问:“我是莺歌海船长的家属,你是来接我的吧?”我愣呵呵地站着,张口结舌,竟然不知怎么回答,好半天才缓过神来:您怎么知道我是来接您的?阿姨爽朗地笑道:“我是海员家属嘛,还看不出来你是小海员?喏,小小年纪,手里拿着中华烟。”“阿姨,我给您点上,这是船长专门给您的接风烟。”阿姨使劲抽了一口,点着头:“没有我们苏州乡下的‘虎丘塔’好抽。”
海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勤于奉献,甘于寂寞。海员的家属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丈夫远航,她们承担全部家庭责任,无怨无悔;丈夫归航,她们捧出最挚爱最贴心的情,爱如潮水。正是因为有家属的默默奉献,才有了海员天涯明月中无尽的相思眷念,才有了海员以船为家、爱岗敬业、同舟共济的精神动力。呵,海员家属,一个陶醉于眸情、温馨到心灵深处的称呼!
【作者系中远海运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