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从2018年4月到2020年8月,TCO项目历时两年零三个月顺利执行完毕。而项目背后,自2015年开始,中远海运特运体系管理、法律、商务团队已紧锣密鼓参与到项目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中,从协助投标、项目澄清、公司审核、总包合同谈判、合作伙伴沟通,到项目实际运行中的策划实施、分包商审核、船舶现场审核、IIF文化引领、商务管理、保险安排、人员派遣、港口费用控制、技术服务协同、补充协议编写……每一个环节都注入了特运各相关团队的专业智慧和辛勤付出。
他们,如同沙漠驼队的伴行者,亦步亦趋,为公司成功获得并圆满完成TCO项目领路、伴航。
他们,为赢得项目筑基铺路
TCO项目是全球最大油气项目之一,中远海运特运之所以能够击败强劲对手最终赢得该项目,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公司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对标世界一流提前完成了管理体系的转型升级。
高标准的“体系管理”,既是企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铺路石,更是企业进入国际高端市场的敲门砖。2015年,为提升公司管理标准,更好地服务国际高端客户,特运开始引入OVMSA标准并正式推出第四版管理体系,更名为“QHSE管理体系”,同时推出“QHSE黄金法则”,比对油公司救命法则,体现航运公司独特的安全文化。“新版管理体系的推出,使公司在TCO项目初步投标、项目澄清阶段给客户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特运安质部体系管理经理石晓煜说。
2016年6月,TCO正式对特运开展JOVA审核评估,以QHSE管理体系为基础,内容涵盖公司领导力、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维护保养、航行安全、变更管理、事件调查、环境保护、应急响应、分析与改进等多个方面。这是公司首次正式按照OVMSA标准接受油公司现场审核,审核的顺利通过为TCO项目最终敲定扫清了障碍。
与此同时,公司法律团队也在为赢得项目全力以赴。TCO提供的总包合同版本与特运以往惯常执行的普通海运合同版本完全不同,“合同中所规定特运须承担的风险与责任较以往大为增加。”中远海运特运法商航运法律经理梁燕怡说,“如何做到既满足客户要求,又能在风险、成本可控的情况下顺利履行合同,成为摆在法律团队面前的首要问题”。
面对挑战,特运法律团队迅速转换思维转变观念,跳脱作为单纯海运承运人的传统人设,着手从项目海运总包商的角度来理解、架构我方在本合同下的权利、责任体系。团队成员精诚合作,一方面沉下心来仔细研究项目业务操作模式与合同条款,另一方面积极展开与保险人协商新的保险方案、提前设计与分包商的权责体系等相关工作,在“海运总包”这一概念框架下,细致分解、落实项目涉及相关各方的权利与责任,通过扎实工作尽可能缩小双方在合同谈判上的差距。“TCO项目体量非常大,总共涉及一个总包合同几十个分包、服务合同及补充协议,每一个合同、每一个协议、每一条条款,都倾注了同事们大量的心血”,梁燕怡说。
通过不断地沟通、协商、寻求共识,基于对海工领域通行做法的理解及对于此类项目保险框架的认识,并聚焦客户关注点,着力为客户提供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服务,特运法律团队向TCO提出了关于调整双方在合同中风险、责任分配的建议,并最终获得客户的理解与认同,双方在合理均衡框架下就合同条款修改达成共识。
他们,为项目实施保驾护航
TCO项目中,特运团队面临的一个最大挑战,就是从单纯的海运承运人向项目海运总包商的根本性角色转换。在整个项目实施中,这一质的变化决定了所有的一切都与以往大不相同。
按照TCO要求,作为项目海运总包商,特运不仅需要“管好自己”,还需要“管好团队”——对所有分包商和项目执行船舶进行现场审核,以确保项目安全有序推进。为严格履行合同责任,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特运体系管理团队依据公司QHSE管理体系,建立了规范的分包商审核制度,编制了细致的审核检查表,并在与韩、日分包商充分沟通制定详尽审核方案的基础上,于2016-2019年共开展了四次分包商审核,不仅为项目实施保驾护航,同时也极大提升了公司在业界的声誉,彰显了公司在QHSE管理方面的自信。船舶现场审核是船舶进入TCO项目和货物装船前的最后一关。据统计,项目实施阶段,每艘TCO项目执行船舶至少接受客户6次以上的审核或检查。“船舶应对所有这些审核和检查,都是以公司QHSE管理体系为基础和指导的”,石晓煜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没有船舶因审核或检查不过关而影响项目执行”。
对于任何重大运输项目,保险都是必不可少的。在TCO项目中,由于执行船舶分为特运自有船舶和分包商船舶两种,需要为不同的船舶匹配不同的保险险种,操作也要复杂很多。为此,公司法律团队在合同谈判前期与分包商及保险人反复探讨各环节的风险管控,在项目启动后密切跟进项目的执行情况,反复核对保险的安排和保费的计算。他们用扎实细致的工作,为项目安全流畅运行加上了保险杠。
TCO项目体量大、航次多,作为项目海运总包商,特运既要做好业主的收款核算,同时还要完成代理/分包商的支付事宜。特运商务团队作为公司的“资金管家”,为保障TCO项目费用结算流畅运筹帷幄,精耕细作。对内,根据TCO项目的特殊性,建立了《TCO项目商务结算管理手册》,对商务人员进行专题商务账单审核、收支账目处理、操作流程和信息系统操作培训,理清各分包商信息并建立分包商数据库。对外,积极与银行提前沟通项目结算事宜,为日后顺利收支款项打下良好基础。与此同时,主动协同业务梳理关键港口,积极商谈签署相关优惠协议,为规范港口费用、降低航次成本不遗余力。
复核、监督各项收入及费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是商务团队的重要职能之一。面对TCO项目较以往远为复杂多变的费用类型,特运商务团队始终坚持有疑必究、有错必纠,确保费用类型、金额、航次归属万无一失,并且符合财务核算要求;与此同时,作为连接业务、英国项目组和财务之间的桥梁,始终积极沟通各项目组内成员,按照合同和既定操作流程及时准确地将业务数据转化为财务数据,以便财务能及时按照月度、年度、航次等多维度完成项目核算。“从项目发运货物以来的2年多时间里,我们共记录并保存了超过2300条费用数据,每一条均做到有据可依、有证可查,项目执行期间多次内外部审计均符合要求,经得起考验”,特运法商部运费主管刘朴真说。
由于涉及供应商数量众多,项目执行期间,如何确保代理能够在船舶挂靠之前及时收到船舶使费备用金并支付相关方也是一个难点。为解决这一问题,商务团队与TCO项目组及各港代理保持密切沟通,参考项目组船舶动态日报,以便及时跟进船舶抵港ETA并提前安排好备用金。“项目近20艘船舶执行60多个航次,船舶备用金均提前安排到位,船舶顺利挂靠”,特运法商部使费主管梁春颖说。
他们,为项目执行攻坚克难
在TCO项目执行中,由于项目的“高规格”和客户的“高标准”,特运团队时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课题、全新的挑战,尤其是公司法律团队,一路跋山涉水、攻坚克难,而他们始终不骄不躁,以法律人特有的专业和细致,以及超强的学习能力,从容地完成任务、解决问题。
健康、安全、环保(HSE)的要求在大型油气项目中必不可少,而TCO项目的要求更高:每一个港口都必须要有长期驻守的符合海工标准的HSE专业安全监督人员。为满足这一要求,经过充分调研分析和综合考虑,特运创造性地提出了“项目临时聘用制”解决方案:与韩国、欧洲等主要装卸港口所在国劳务公司签订劳务委托合同,使用当地公司的资源和资质,为项目贴身设计所需要的HSE服务。为让这一方案落实落地,特运法律团队与韩国及欧洲的劳务公司就聘用HSE人员事项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服务合同谈判;在签订服务合同后,当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人员调整时,又对各种委托函、终止函进行查核和审阅,事无巨细扎实跟进,确保了项目现场HSE人员始终安排到位。
油气项目风险防范的关注点与常规航运企业有很大差别,TCO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面面俱到”,也给中远海运特运法律团队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全新挑战。2019年5月中,特运项目组收到TCO要求:在6月中的项目会议上,海运总包商要给出“遭遇海上难民的操作指引和应急预案”并进行对应演习。地中海海上难民处理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问题,涉及大量复杂的法律、保险知识和信息,没有成熟经验可供借鉴,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提交一份依法合规并具有可行性的操作指引和应急预案,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面对难题,公司法律团队责无旁贷再次挺身应战,团队成员立即以最快最佳的学习状态投入到《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等相关公约约定及国际海事组织相关指南的研究中,同时查找各搜救组织的相关要求和程序,在最短时间内整理出一份详尽的参考信息及指引,提供了包括公约要求、合同分析、保险覆盖、行动建议、表格准备等的全方位报告。最终,特运基于此报告及时制定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难民救助应急预案,顺利通过TCO的审查并圆满完成了此次应急演习。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但就像梁燕怡所说,当项目组对他们说:“一路走来,有你们在左右支持和配合,有问题能够及时处理,真的让我们感到非常踏实”——“那一刻觉得,多少辛苦都是值得的!”
TCO项目,是中远海运特运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项目。而公司各专业团队在执行这一项目过程中所经历的所有难题与挑战,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在并肩战斗中磨合的默契、结下的情谊,都将成为日后的宝贵财富,助力特运在国际舞台上乘风破浪,驶向更宽广辽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