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把节节加长的铁镐想到的

发布日期:2020-10-10
作者:
字号:[ ]

  一席谈

  笔者不久前在一个展览上,看到了一把躺在地上的柄长数十米的铁镐,铁镐边的墙上挂着一幅作者的创作手稿,名为《细节的膨胀导致整体的虚脱》。

  十分有趣的是,这铁镐的柄是由长约1米左右的木条一节一节用螺丝栓紧接起来的,手稿中特地将镐柄的细节画出,并备注着“要产生力度和节奏”“螺栓要大一些”等字样。

  我们知道,如果铁镐柄的长度越长,镐头向下运动时所产生的冲击力量就越大,对所撞击物体产生的破坏力就越大;但是,如果镐柄的长度越大,相应抡起铁镐所需的力量就越大,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越容易感到疲劳。

  笔者以为,细节的膨胀导致整体的虚脱的主题立意极好。联想到现代企业管理,细节有时固然能决定成败,但秉持系统思考的全局观去思考细节与整体的关系,才是整体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注:出自李斯《谏逐客书》)细节是整体的组成部分,没有细节就没有整体。我们常说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这确实值得肯定。对企业来说,无论是市场营销、客户服务,还是运营管理、财务人事等,细节制胜的例子屡见不鲜。

  但细节又必须符合整体的需要,明白整体与细节的辩证关系,常常用系统思考的方法开展企业管理,才能更从容地让整体获得成功。系统思考的全局观强调把每件事情的环节有机联系,从整体系统出发兼顾细节,实现纵横思维的融通。而不是单纯用大螺栓把镐柄加长拧实就可实现生产力提升。

  在企业管理中,常常会产生一种经验错觉,认为要解决一个问题,必须从与这个问题有关的每一个环节入手去改善,这样盲目追求细节会导致分工过细,企业内部设置的部门层级越来越多,流程越来越复杂,反应越来越慢,从而导致管理成本高企、整体效率更低。这样的细致分工往往不会带来预想中的有效输出。

  真正的做法应当是系统分析这个事件背后,哪些环节是促进增效的,哪些环节是拖累盈利的,要找出工作流程中的制约环节,找出企业在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障碍,实施必要的改变来清除这些障碍,围绕这个瓶颈问题进行资源整合和流程再造,促进瓶颈满负荷运营,才能够真正提高效率,增加有效产出。

  因此,看似镐头具有铁锚一般的“意志”,但因镐柄延长了数十米,它似乎又有着拒绝后撤的力量。明白了这个道理,再回头看看创作手稿中驻足在铁镐旁的接柄和拆柄人的行为,更加耐人寻味了。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