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港有这样一艘油轮——连兴湖轮——作为中远海运能源常驻过驳船,以可靠的安全运营为中石油的货油“摆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满意的服务。
连兴湖轮的船长孙永全是一名“80后”优秀船长,船舶频繁的靠离操作让他的神经也始终紧绷着。特别是钦州雨季的时候,海上连天的暴风浓雾,瞭望距离有限,小渔船如过江之鲫,船长要时刻紧盯着电子海图和雷达,穿梭于满屏的亮点之间,经常是一站就是7个多小时,水手们送了他一个外号“从不坐下的船长”。
连兴湖轮全船30名船员,把船当作了自己的家。经年的风雨在船身上刻画出了岁月的痕迹,很多管线都已有老化征兆,轮机部要经常停车不停工,只要不航行,机舱总是抓紧时机进行抢修或是更换零配件,有时为了找到早已停产的配件,往往需要动手亲自制作,但终究确保了机舱全年零误航正常运转。北部湾的水浅泥深,每个月都需几次整装拆洗海底门滤器,即使这样仍有时保证不了冷却水的供应,这时的生活区就如蒸笼一般闷热,但全船没有一个人抱怨,依旧顶着热风热浪完成了一载又一载的任务——连兴湖轮就是这样一支凝聚着老航海人不怕艰难困苦精神、勇于完成任务的钢铁队伍。
船员都知道过驳船最辛苦,时时刻刻都要在甲板上值守,不容一丝懈怠。广西的天气更是阴晴不定,水手们经常是瞬间一身水,转瞬又被艳阳烤干。由于装卸货时加速泵全速运转,连兴湖轮水手们几乎每隔几分钟就要量油一次,工作服上的汗水更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一次加温货的装载,室外近摄氏40度的气温,加上货油的不断加热,让甲板如火炉一样炙热,水手张鑫顶着中午的烈阳,几近中暑,踉跄着扶着阀门,也要坚持在岗,水手长强行把他拖到阴凉处,替他完成了这艰难的一班。他们用最朴实的心态笑对困难,用按斤计算的汗水丈量着丰硕的成果,是他们为全船的安全装载始终站在第一线保驾护航。
连兴湖轮甲板部无论是水手还是驾驶员,只要过驳每天至少要加班2小时,天天要抬着近百斤的缆绳接头备缆带缆,靠一次岸就要6根钢丝缆全部备好,如果按一个月10个航次算,除去加油和等航道,几乎没有休息时间,而从7月份开始到现在每月都在9个航次以上。水手张宝一次值班,刚下凌晨0点到4点的夜班就离泊起航,还没等睡实,又靠泊码头,等船刚刚靠好,又到了他的白班。庆幸有这样的船员,他们爱岗尽责,他们保驾护航,这些年轻人们的身上一样传承着对事业的热爱和吃苦耐劳的传统。
这就是连兴湖轮甘愿奉献、力争上游、努力拼搏的一群小伙子,他们用全年的安全运营向集团汇报、向祖国献礼!
(作者系连兴湖轮实习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