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刘思婧报道 在中远海运集运端到端战略的指引下,集运上海分部立足海运主业,积极发展端到端延伸服务,不断增强全球供应链业务发展能力,拓宽服务通道为客户创造价值。
进入2020年,中欧铁路班列等国际新通道在传统水运、空运均受到疫情严重影响中脱颖而出,实现逆势成长。值得一提的是,江苏中远海运集运所属各单位紧紧抓住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推动南京中欧班列稳定运行,让高附加值货物不断聚集。
2月26日,一列装载着汽车配件、液晶显示板、家电等货物的国际班列在南京中欧班列海关监管点完成查验,从铁路南京货运中心尧化门站鸣笛启程。此趟班列共搭载着总货值达512万美元的50个集装箱,从二连浩特口岸出境,终点抵达俄罗斯莫斯科市。这是南京中欧班列在春节后首次开行。
截至10月中旬,2020年南京开行的中欧班列达75列,同比2019年同期增幅26.4%,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南京中欧班列的服务优势逐渐显现。
运输时效快。南京承东启西、联南接北、沿江近海,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货源集疏地,铁路速度快、安全性高,同时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南京至莫斯科的铁路运输需要14天,远远优于江海联运的水路运输。
客户服务优。南京集运作为国际班列的操作平台,在运输链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过一年多以来与铁路公司、海关、场站等各有关方面的协调、推进、反馈、修正,使南京班列的优惠政策、优质服务不断得到实现。为保障运行顺畅,海关、铁路、场站、中欧班列承运人、货代等之间充分利用信息共享和电子数据传输交换,一站式线上服务也为中欧班列提速增效保驾护航。无缝的运输链衔接正在逐渐得到一些以“零库存”“准点物流”著称的客户的认可。
客户辐射广。班列货源的来源地从2019年的地域较为分散,逐渐在向以江浙沪为中心的区域收缩,而南京本地货源的提升幅度,更是大大超过班列发班数提升幅度的52%。一些知名企业,如南京LG、盐城起亚汽车等。从不了解到少量尝试,再到大量合作,南京中欧班列已慢慢成为长三角地区辐射带动的重要运输通道。
综合成本低。无论是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的运转,还是“双循环”下的民生物资保障,中欧班列大幅降低了时间成本和物流成本,极大提高了诸多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