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向世界

发布日期:2020-11-07
作者:
字号:[ ]

  书海信步

  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在皇宫非常惊讶地见到悬挂着的一幅“天下图”,图中竟把当时中国的十几个省份和一些岛屿当成了整个世界!直到十九世纪初,朝野诸人依然沉醉在雄霸天下、物华天宝的美梦中,笙歌宴舞不亦乐乎;众多士子还埋首经书,梦想金榜题名。直至晚清,在轰然巨响声中,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早已衰朽的城门,泱泱古国顿时沦丧。眼见深沟高墙和笨重的土炮难挡入侵者的践踏,持矛操刀的呐喊冲杀只换来陈尸累累,一些仁人志士满腔悲愤之余深切感到传统诗书礼仪、大刀长矛拯救不了中国,必须将目光投向大海远处寻求救国良方。于是首批“睁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出现在近代中国,其中就有著名启蒙思想家魏源。

  魏源祖居湖南,后迁居南京,9岁时参加县城的童子试。严厉的考官出其不意,一指桌上一只画着太极图的茶杯,口占一句:“杯中含太极。”要求小魏源当即对出下句来。魏源的手正触到怀中两只当午餐的麦饼,灵机一动,对道:“腹内写乾坤。”考官立现笑容,连连点头。魏源中举后,受江苏布政使之聘,撰写了一系列经世致用著作,内容涉及漕运、水利等多方面。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魏源满怀激愤,积极参加抗英斗争。然而官场黑暗,抵抗不力,终使山河破碎。他愤然辞官回到南京,隐居草堂,立志著书。

  魏源并没有就此沉湎传统经籍中不问世事,相反心系国家安危,关注民众生活。祖国山河惨遭蹂躏的痛苦现实使他清醒认识到,只有将目光放远国门以外方能寻求有效的救国之道。他的好友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期间,为多方了解西方列强情况,组织翻译了英国人穆瑞编写的《世界地理大全》,并且亲自润色编辑,撰写了我国首部研究外国地理历史专著《四洲志》,其中叙述了亚欧非美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及政治经济状况。被贬谪新疆前,林则徐嘱托魏源编写一部更加翔实的外国史地著作。魏源不负重托,全力以赴,在《四洲志》基础上查阅大量史志及明代以来各岛屿记载,利用当时所能找到的国外史籍地图资料,扩充增补,著成60卷巨著《海国图志》,以后又不断修订充实增至100卷。书中详细介绍了世界诸国政治、经济、地理、历史及军事等情况,并总结了各国兴亡盛衰经验教训。限于历史条件,书中的信息并不完整,且与实际尚有较大差距,但却是当时国人了解西方抵御列强的宝典。

  《海国图志叙》清晰而明确地表达了魏源学习西方、倡导变革的先进思想。他痛切感到,自己的国家之所以被动挨打,正是闭关自守、全方位落后所导致的,为此他呼吁:要救国家百姓于水火之中,唯有放远目光,了解西方国况军情,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抵御列强入侵;了解入侵诸国内情,分化瓦解之;掌握有效外交手段,与侵略者周旋。这便是我国近代史上首次明确提出的“以夷攻夷”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反侵略纲领,引领和开启了日后的变法维新。魏源任职两江总督裕谦幕府期间,目睹并感受到官场腐败和不作为,国难当头,朝廷和地方官府却一派麻木、苟且、涣散,他痛切感到仅有良好的战术仍然难以救国。他力主加强战斗力的同时,必须强化“兵本”即国力:首先要“平人心之积患”,扫除当权阶层营私谋利、贪腐卖国的丑恶行径,唤醒民众忧国之心,上下发愤图强;为政者必须除去虚伪、矫饰之风,不行徒步涉度黄河的荒唐举动,不做画饼充饥等痴人之梦;以雷厉风行作风干实事,重用人才,强国富民。如此,天清日丽、国土安康指日可待。魏源已经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意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为我们今天所强调的真理!

  读着这篇掷地有声的序言,仿佛能听见当年爱国志士们微弱却热切的呼喊。令我们欣慰的是,历经一百多年风雨曲折,我们终于走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之路!

  【作者单位:中远海运财务(退休)】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