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地摊这事儿

发布日期:2020-11-13
作者:
字号:[ ]

  流金岁月

  在城市最热闹的街头巷尾,在人潮涌动的闹市中,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乐此不疲地流连于各式各样的地摊,不时驻足,挑选心仪的物件,品尝可口的小吃。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欢声笑语的老百姓们再一次融入到这热闹喧嚣中。这个城市里最具烟火味的行业又回来了!走在这鲜活生动的画面中,关于地摊买卖的回忆扑面而来……

  

  摆地摊这事儿,对于我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小时候父母为了给我们兄妹三人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从小山村举家迁来这座繁华的小海港。然而,务农能力十级的爸妈到了这才发现自己一身本领根本用不上,想要在这里生存,没有一门手艺技能简直就是举步维艰,怎么办?一筹莫展的夫妻俩逛了几遍小海港的各个角落,终于发现摆地摊是最低成本最易操作的,收益也是最快见效的。为了生存,他们开始合计着手头上的钱能做什么样地摊买卖。从最开始的摆摊卖菜、卖云吞、到后来卖衣服、卖烧烤,摆地摊成了我们家的最主要经济来源。

  可这看似容易操作的地摊买卖也是有讲究的。怎样占据有利地位,怎样吸引顾客光顾,怎样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也是一门技术活呢。妈妈勤劳能干,无论学什么都能快速上手并且熟能生巧,迅速就掌握了要领融入了地摊圈。

  印象中烧烤买卖是我们家做得最长久的也算是最成功的。为了更便捷,妈妈花“巨资”买了一辆小三轮,上面加块板子摆上新鲜肉串,推着车子就开始走街串巷,也算是一种创业吧。起初,选择摆摊的地方和吸引顾客尤为重要。虽然摊位是流动的,妈妈也还是选择几个较为固定的地方,什么时间段这个地方人多,什么时间段那个地方人较为聚集,都是经过考察的。一开始由于流动性的原因以及当时市民很少见过这种形式的小吃,加上不懂得口味以及价格如何,基本没人光顾。怎样才能吸引顾客呢?妈妈想出了低价尝鲜的活动,从开始的无人问津到食客开着车子找寻,买卖逐渐有了起色。有了固定点和顾客群,还要将其发展成长期客户的话,除了烧烤材料保证新鲜,味道更是关键。于是妈妈不断尝试创新,慢慢地形成了独特口味,吸引不少回头客隔三岔五吃上一回。慢慢地,流动烧烤小吃也成了许多百姓的宵夜首选,尤其是周末节假日的夜晚,食客更是络绎不绝。这个时候我们都得全家出动,一个吆喝招揽客人,一个串串,一个负责烤,一个上料,还有一个打包,等结束时才发现已经是凌晨两三点。虽然会觉得疲乏,但一家人齐心协力做同一件事的愉悦心情完全掩盖了疲倦之感。除了手艺,地摊买卖也是靠天吃饭的。海港刮风下雨天是常有的事,我们也遭遇过几次由于急于躲避风雨而被掀翻摊子的经历。对于我们来说,那辆小三轮、那块板子就象征着我们一家解决温饱的牛奶面包。虽说充满艰辛,但是生活也渐渐好了起来。现在偶尔想起那段摆摊的夜晚和忙碌的时光,心中感慨万千。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人们的生活,摆地摊也受到了很大影响,直至三月初全国大面积复工复产。幸好,前不久中央文明办明确提出,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消息一出,许多城市采取了定点设置摊位的方法免费向大众开放,以此谋生的摊主们满怀喜悦纷纷出摊经营,不再担心被驱赶、被罚款,更重要的是疫情带来的困难也随之迎刃而解;还有不少创业青年更是跃跃欲试,把摆地摊作为创业的试金石;也有不少体验生活的百姓加入摆地摊的队伍,地摊行业迎来了高光时刻。

  夜幕降临,街边慢慢摆满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和香味扑鼻的美食,百姓们三五成群地从街头逛到街尾,总能打着饱嗝儿提着物美价廉的战利品兴高采烈地回家,地摊行业的复苏使得城市的烟火气回来啦!

  【作者单位:防城外代】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