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伴随着一声响亮的汽笛声,8月28日,一列满载着汽车配件、厨房家具、人造草坪等40个高箱的海铁联运班列缓缓驶出淮安新港铁路专用线,将抵运上海芦潮港站后从上海洋山港出口,奔向北美、欧洲目的地国家。这是淮安地区首次开启的上海海铁联运业务,也是上海中远海运物流深耕苏北地区物流通道建设,打造多元物流产业平台的有力举措。
“南船北马,九省通衢”是古代淮安在中国物流商占据举足轻重的形容词。在淮安的街头,一句醒目的标语随处可见——“把周总理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嘱托,成了淮安这座城市的建设目标,作为江苏北部的中心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属性赋予了淮安重要的使命。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将世界加速推向了新的十字路口。为适应这一变化,我国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方针,为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划定了新蓝图,指明了新方向。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海铁班列对运载集装箱数量有一定要求,一个车皮可装载1个40英尺FEU,或者2个20英尺TEU,班列运行最小不低于40节车皮,最大不得超过52节车皮,也就是意味着小箱要成对,且整列的箱量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否则将会大大影响时效性。
然而面对新兴业务,营销人员最常听到客户的一句话就是:“你先把班列开起来,我再决定上不上海铁。”而海铁公司的要求则是:“要保证有40个箱子,才能申请直达班列。”
面对两难局面,上海中远海运物流海铁营销团队没有丝毫退缩,迅速成立了工作联合小组,由淮安中远海运物流负责组织货源,搭建平台,现场调控。在上海区域班轮代理分公司的指导下,联合团队拜访了上海港海铁联运有限公司、中铁国际多式联运上海分公司,商议关于沪淮铁路路线申请事宜,并在南通外代的协同下深入调研南通海安海铁项目的成功经验,落实了淮安海铁新产品、新项目,使淮安中远海运物流服务于市场有了新产品、新抓手,补齐了全程物流供应链服务项目和能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
海铁路线申请下来,但是货又在哪里?面对货源压力,这支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的年轻团队随即开启了每日的“寻货之路”。团队小组充分利用淮安中远海运物流的资源优势,联合淮安市交通局、淮安工业园区管委会、淮安交通控股等,走访了遍及淮安周边各大城市的客户。团队成员常常是上午在连云港,下午就在扬州,明天又到了宿迁,后天又来到常州。大家常常打趣说:“真是一票在手,说走就走!”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小组成员走访了上百家客户,面对已有成熟物流路径的客户来说,想要改变他们的物流方案更是难上加难。在那段时间里,团队成员经常互相打趣:“客户拒我千百遍,我待客户如初恋……”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随着路线开通,货源也逐步落实,正当团队成员松一口气之时,疫情后期随着中国国内生产的全面复苏,出口贸易强势反弹,海运资源迅速紧张起来。海运运力和集装箱设备短缺情况严重,涨价、爆舱、缺箱……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
“能先放16个40英尺FEU的空箱给我吗?”
“真的是没有那么多,好不容易才争取来5个!”
“能不能想想办法,再给5个?”
“又多争取1个,实在没了!”
“刚刚下来18个40英尺FEU的预配,申请调配空箱。”
“场地上没有这么多这家船公司的空箱,要么我给你改配其它船公司,场地上正好有空箱,你看怎么样?”
……
这样的“讨价还价”每天都在办公室里上演,为了给客户争取到更多的空箱资源,小组成员煞费苦心,线上线下协同作战,微信、QQ、手机、座机同时在线,反复和客户沟通修改订舱方案,针对场地上已有的空箱资源有的放矢引导客户改配、拆单、分批运输,更新了整整30多稿才完成了沪淮海铁首班出运方案。
顺利出运前的“临门一脚”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就在出运当日,8月28日的凌晨5点,团队小组接到了新港铁路紧急来电,有两个集装箱在过磅时发现偏载。要知道,集装箱重量偏载是不能上铁路的,这将意味着其它38个集装箱将无法以整列的形式发送到上海,造成集体落配。
紧急关头,海铁团队即刻召开了微信视频会议,决定立即进行掏箱整改,并派专人现场协助。
盛夏8月,在没有任何遮阳和庇荫的火车集装箱场站上,操作人员穿着湿透的工作服从早上6点整整干了5个多小时,最终赶在列车出运前完成了整改。随着列车发动的汽笛声,看着满载货物的班列缓缓驶出,大家的心中满是欣慰和感动……
铁路的快速发展,为实现打通“大动脉”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上海中远海运物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六稳”“六保”决策部署,努力提高货运服务质量和运输保障能力,沪淮海铁联运产品的推出开辟出了一条新通道,使得越来越多的“淮安造”“江苏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也为保障新冠肺炎疫情下物流畅通和物资供应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积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