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风险化解能力,透过复杂现象把握本质,抓住要害、找准原因,果断决策”。舟山中远海运重工通过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结合本单位“学川崎”活动,通过归纳和总结,形成企业“诊断改善五步工作法”,将企业内控和监督理念从“以问题为导向”转变为“以风险为导向”,避免潜在的风险转化为现实的后果,在推动企业精益管理、防范风险以及提升监督工作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企业诊断改善的优化思路
企业内控和监督机构的重要职责之一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寻找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不足,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或措施。精益管理的核心要点是消除浪费,不断改善。在精益管理体系下,企业应当围绕可能产生浪费或损失的风险点进行管理提升。
医生对病患的诊断有一整套规范的体系和标准,同理,对企业管理的诊断也应当有章法可循,否则就无法保证诊断的准确性以及改善方案的科学性。一般来讲,浪费或损失源于对风险控制的失误或不当,生产型企业更是如此。按照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企业风险管理有三道防线,即前台部门控制、风控部门管理以及监督部门的监督。前台部门、企划风控或监督部门都有责任通过诊断和改善来解决问题或规避风险。但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则或章法,那么不同的部门会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诊断,提出的改善方案也会缺乏统一性,导致执行部门无所适从,不能及时有效解决问题。
因此,企业诊断改善的优化思路是发现管理体系或流程中的风险点,分析管理上存在的缺陷,重构或改善管理机制模型,同时为了避免新设计的管理机制给原有系统造成不良影响,要对相关机制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验证,在确保新机制能做到有效消除浪费和损失的基础上进行固化,最终完成与现存的整个管理体系相匹配。
二、基本流程与实务操作
企业的管理体系可以抽象化为一系列的逻辑关系,整体的逻辑由各项子逻辑共同构建而成,风险实际上是某些逻辑存在缺陷。无论风险是否已经转化为现实后果,只有将其抽象或还原到风险状态,通过辩证的思维来分析管理逻辑存在的问题,才能更有效地判断现行管理机制是否科学合理,然后提出新的管理逻辑设想方案,经过验证和固化,使之成为整个体系中的一部分并开始常态化运行。与此相对应,该工作法确立了五个步骤或阶段,即风险、逻辑、重设、验证和固化。
第一步是风险还原,这是该工作法的基础环节。相同的风险源在不同的企业或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表面上看应对措施会有一定的区别,但在解决了表面问题之后都必须从深层次进行管理改善。只有通过风险抽象才能追踪到问题的本质和根源,要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对风险进行识别或者对已经发生的问题进行风险还原,防止被问题的表面形式所迷惑,从而为后续工作找到正确方向。
第二步是逻辑分析。既然企业管理体系是由一系列普遍联系的逻辑构成的整体,当某个或某些管理逻辑偏离客观规律时,就会出现短板要修正。企业就是通过逻辑上的自我否定使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并走向成熟。对管理逻辑分析既要研究人财物等资源因素,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又要分析该管理逻辑周边的情况以及宏观因素,尤其要从因果关系特别是直接因果关系中找出管理逻辑上存在的缺陷。
第三步是流程再造。发现管理逻辑出现偏差后,必须对其进行修正或重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流程再造。这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需要从科学性、规范性、经济性、可操作性四个维度对管理逻辑进行重新设计或改造,以便激活后能有效实现管理目标。
第四步是验证管理逻辑。当一个企业开始运转并存续一定时间之后,整个管理体系已经完成磨合成为了一个有机体,各子体系无论效率如何,都在共同维持着企业的运转。如果直接更改某个子体系的管理逻辑或简单地引入其他企业的成功做法,极有可能导致现有体系的全面瘫痪。因此,管理机制重设后必须要非常慎重地通过点、线、面上的试运行来验证是否与当前管理体系相匹配。
第五步是固化方案。当管理逻辑经过重新设计并得到验证,对整个管理体系确有实质性提升并能达到预计效果时,应当对其进行固化,形成长效机制。包括体系基准修订、制度变更、人员培训等,同时在一定时期内要进行观察和跟踪,确保没有潜在的缺陷。
三、“五步工作法”的实践意义
“五步工作法”立足于小的日常改善,着眼于整体的管理提升。既吸收了日本川崎KPS管理理念的优点,又契合中远海运重工实际进行了本土化改造,整合了公司治理、全面风险管理、内控合规以及审计监督的要求和方法,通过规范化和流程化的模式对企业开展诊断和改善,丰富了精益管理的内涵,避免了繁琐的套路,简便易行,贴近实际,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舟山中远海运重工将该方法运用于外包管理、建造项目余量管理、仓库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合同管理等领域,在理顺管理逻辑、降低成本、减少无效劳动、处理遗留项目、推动减亏增效等方面已初显效果。
今后一个时期,由于多种因素的叠加,实体企业尤其是生产型重工业企业所面临的困难还会进一步加剧,与其消极等待外部的支持,不如积极主动练好内功实现降本增效。相信只要工作方法得当,企业的风控和监督部门必定能成为管理效益的直接创造者,从而为企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舟山中远海运重工纪委书记、首席风险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