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福贡 逐梦前行(附图片)

发布日期:2020-12-04
作者:
字号:[ ]

<正文>=

1995年2月,经过层层选拔,骆九连(时任中远集团党办主任)与庄玉成(时任中国外代船务部副经理)入选交通部第一批赴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扶贫工作组,骆九连任福贡县副县长,庄玉成任县长助理,为期1年,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福贡的扶贫攻坚战。忆及往事,两位同志由衷感慨道:这是他们一生中最有纪念意义、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福贡,我回来啦!”2020年10月,已经退休的庄玉成踏上了阔别近25年的怒江州,回到了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福贡县,重又回顾了扶贫这项艰苦伟业的荣光。

交通先行

1995年,为了找准福贡县的经济增长点,搞好扶贫规划,我们深入农户、田间地头,广泛调查,全县六乡一镇全部走遍,有的乡(如马吉乡、架科底乡、匹河乡)已去了无数次,在学校、林区、厂矿、村寨、医院、法院、县汽车队等地都留下了足迹。

要想富,先修路。福贡县交通基本建设底子薄、基础差。在帮助县交通局摆好轻重缓急、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交通建设“三路一桥”计划,并积极向省交通厅、交通部反映,项目均得到了落实。

今天,在云南最偏远的怒江大峡谷,我们欣喜地看到这里已经通上了二级公路,这条“美丽公路”乃是福贡脱贫致富的幸福之路。

建校兴教

经我们调查,1995年福贡县六成以上的人口文化程度不高。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扶贫确实是我们探索出的一条从根本上解决贫穷落后面貌的好路子,为提高边疆、民族、山区、峡谷四位一体的全国特困县的劳动者素质、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们实地勘察校址,对诸多校址比选方案逐一进行论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出了《关于在福贡县架科底乡创办“远福中学”、“远福小学”的可行性报告》。《报告》获集团批准,中远广大干部群众踊跃捐资240万元,用爱心践行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理念。

我们主张对建校工程实行招投标,亲自拟订“招标通告”、“招标投标开标会程序”等文件。通过我们努力,招投标这项在当地颇为新颖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我们经常深入工地督查施工情况和进度。两所学校建成后,集团赠送了电视机、图书等,还派出了得力教师支教。除此之外,在我们建档立卡、精准帮扶下,中远集运总部团委发起献爱心“1+1”结对救助福贡贫困儿童上学活动,使得135名救助对象避免了辍学,他们的命运由此画出了一道向上的曲线。

远福中学校长普庆沙介绍,1996年至今,远福中学已累计培养了2877名毕业生,他们已成长为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

今天,远福中学、远福小学巍然屹立在怒江边,背靠高黎贡山,面向东方,以灿然的笑脸迎接每一天的曙光。

扶智扶志

经我们联系,1995年11月21-25日,德国诺曼基金会派出了三位专家来到福贡无偿举办了“促进地方和区域经济基础理论与实践培训班”,开外国专家到怒江讲学的先河。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对福贡县高层决策人员对症下药,授人以渔,使主观能动性得以调动。该基金会花近10万元开展智力扶贫,体现了“扶贫先扶人,而且是关键的人”的宗旨。经过课堂练习和考试,有24人获得了结业证书。老县长余耀华认为,培训班不仅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更增添了穷则思变的志气和决心。

今天,福贡县的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跟当年这24名领导干部受过德国专家的培训有着一定的关系,他们当中许多人增长了才干,事业上有了长足进步,很多人走上了更重要的工作岗位。

帮扶就业

我们曾到县里两个高中班级分别听外语课和语文课,观察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真实学识水平。经过报名、审查、体检、面试等几道关口,我们从高考落榜的毕业生当中挑选出14名同学,经培训合格后送到远洋船上工作。当年傈僳族10名女青年到中日航线上的“鉴真”号客船上工作曾轰动一时。

事实证明:只要具备“自我造血”功能就能带动就业增收。扶贫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只有建立造血机制,方能增强致富的内生动力。

找准产业

福贡县境内大理石资源丰富,经探明的矿床储量约24.3亿立方米,这对带动全县能源工业、加工工业、交通运输业、包装业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过去却存在着交通不畅、信息不灵、资金短缺、技术含量低等困难。

为帮助搞好大理石开发,我们力主县大理石厂参加“’95北京国际大理石展览会”并获得巨大成功:当场签订正式供货合同2份,计94.16万元;与16家公司达成合作意向;与两家著名的意大利厂商就开展补偿贸易问题进行了实质性的商务谈判;收集到191份有关大理石生产方面、20余条石材方面的珍贵资料和最新行业动态信息;与360多家中、外客商建立了业务联系。

在7次深入工厂调研并召集县里有关部门开会,分析大理石的生产成本构成要素和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等问题后,我们写出了《福贡县大理石厂技术改造项目建议书》。通过技改,板材生产能力由年产5万平方米扩大到10万平方米,荒料由年产2000立方米扩大到4000立方米,产值、利润均翻番,大理石业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回眸历程,1996年1月,福贡县年人均收入为216元,到了2019年,当地年人均收入已逾6000元。福贡县委书记杨永铸告诉我,到今年年底,福贡县将退出贫困县序列(编者注:2020年11月13日,福贡县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我们期待着,脱贫摘帽后的福贡县将以此为新起点,奔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作者单位:中远海运货运(退休)】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