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月坚守在非洲(附图片)

发布日期:2020-12-18
作者:
字号:[ ]

身边的战疫者

2020年8月26日,广州白云机场。走下飞机舷梯,踏上祖国的土地,随后的核酸检验显示阴性结果,黄海兵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整个人都放松下来。尽管还不能马上回家,还要到定点酒店接受14天医学隔离观察和两次核酸检验,但至少此刻,他知道所有的紧张、恐惧都已经远去,自己是安全的、健康的!

黄海兵,中远海运特运多用途船部的一名调度主管。从2016年开始长期派驻非洲,在条件艰苦的西非港口开展船舶疏港及市场开发工作,既保障船舶正常营运,同时也服务我国主要厂商原木进口业务。从2017到2020,4年里有3个新年他都是只身在非洲度过的,其中就包括了2020这个非常特殊的年份。

2020年新春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此时的黄海兵已只身派驻西非工作将近半年。按计划,他已经做好回国的准备,公司也为他买好了回国的机票,但一通客户的电话打消了他归家的念头。原来在疫情的影响下,国内原木供应持续紧张,相关产业复工复产面临巨大压力。长期与客户打交道的黄海兵随即想到,随着疫情蔓延,西非原木运输和船舶运营势必受到更大影响,此刻固守现场做好沟通联系协调工作,保证一切正常运转至关重要,不仅能为客户提供便利和优质服务,也将为公司下一步市场开拓奠定坚实的基础。而此时,由于疫情影响无法派人接替他在非洲的工作,公司也来电征求他的意见:是否能够坚持再延长两月工作时间?既然如此,黄海兵不再犹豫,他毅然改变了计划,只是电话告知家人,由于国际航班受疫情影响而推迟回国,便随即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

正如黄海兵之前所预料的,疫情的迅速蔓延对西非的出口、进口、投资等各方面产生不利影响,许多国家减缓了经济活动,相关产业链都受到影响,很多机构只有一半人员上班,个别港口甚至出现了工人停工的现象。为保障公司原木运输航次不断,黄海兵主动搭建平台,积极协调各方,通过电话、微信、邮件等各种手段每天保持与公司、客户、港口的沟通,确保疫情环境下的信息顺畅;与此同时冒着极大风险,连日奔走于港口、船舶、堆场、货主和装卸公司之间,处理各类突发事情。多少个眼看着要滞期的航次,在他的努力下继续周转;多少个快要取消的订单,在他的协调下得以完成。

西非港口不可控的因素很多,抢抓船期对于争取好的航次效益至关重要,疫情期间更是如此。“如果没有黄船长在现场统筹协调,我们恐怕要多花数倍的精力去处理各种琐碎的事情,而且还不一定能达到效果”,经常与黄海兵对接的年轻调度主管王俊杰说。他举了一个例子。大青霞轮第44航次5月初抵达DOUALA港装原木,另外有一艘船舶此时也在该港作业,两轮的下个挂靠港都是KRIBI,如果“大青霞”晚于对方抵达,由于KRIBI只有一个泊位,晚到的船舶就必须在外空等,将导致至少10万美元的船期损失。黄海兵迅速协调租车公司签订了协议,用大卡车运木头的方法加快装货速度(以往通常是用驳船运,而港口驳船有限),有效保证了装货效率,最后先期抵达KRIBI,避免了7-10天的等泊。

类似的案例不止一个。大青霞轮抵靠非洲的时候正是当地疫情大规模暴发、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候,这种时候与各方探讨协商敲定一种物流新方式,其间所需要付出的努力、所担负的风险可想而知。而黄海兵从非洲回来之前,更进一步与租车公司协商,最终于8月4日在码头现场与对方达成优惠价格协议,从8月5日抵达的中远井冈山轮开始执行,不仅降低了成本(每天每车次节省30美金),更为公司船队未来在DOUALA港的操作提供了一条新路径。“因为船期控制得好,疫情期间在非洲执行的好几个航次效益还真的挺不错”,提到租卡车的事情,黄海兵自己也露出了满意的憨厚笑容。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黄海兵协调喀麦隆DOUALA、KRIBI两个港口共计32条船靠泊装货,合计装原木350887立方,为保障国内原木运输进口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工作尽心竭力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独自在异国他乡面对严峻疫情的巨大压力也如一块巨石,时时横亘在黄海兵心头。“以前我们和当地人握手甚至拥抱,疫情期间只能碰碰胳膊肘算是打招呼,必须时刻注意做好防护,”黄海兵说。虽然很无奈,同时也有紧张、恐惧的情绪,黄海兵仍然尽可能地向周围人积极宣传防疫知识,并协调各方处理问题、解决困难。

其时,许多船舶在离开国内时并没有备足口罩,船舶到达非洲时防疫物资相当紧缺,特别是一次性医用口罩异常难买。为保障船舶顺利运营和船员安全健康,黄海兵走遍当地每一家能够找到的药店寻购口罩,先后共计为到港船舶提供一次性医用口罩2000只,及时解决了船舶在异国他乡遇到的难题。

期间,一艘挂靠DOUALA港的船舶有船员出现不适。黄海兵挺身而出,联系车辆护送生病船员到医院检查并进行隔离治疗。在当地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他积极沟通,安排船员进行核酸检测。所幸,发热船员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黄海兵这才放下心头一块大石。几天的对症治疗,黄海兵一直帮助船舶和船员跟进手续和料理事务。终于,患病的船员得以在船舶开航前康复。船员紧紧握住黄海兵的手,一句“谢谢”已难以表达感激之情。

然而其他人并不知道,在这期间,黄海兵自己的父亲突发心脏病,进入了重症监护室。“老婆当时不敢告诉我,还是女儿告诉我的,”黄海兵说。只身一人远在西非的他接到父亲住院的消息,心中承受着巨大的苦楚和压力。此时疫情严重,不仅国际航班紧张,工作也无人接替,回国一趟势必牵扯公司的大量资源。本早已可以申请回国的黄海兵,几经考虑后最终还是选择留下。他叮嘱家人照顾好父亲,没有消极情绪,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因为家中困难向公司寻求帮助,只是默默地继续留在了抗疫复工的第一线。

佳节长假,与家人围桌而坐、灯火可亲,是每个人触手可得的幸福。然而危难当前,为助力国内复工复产和维持产业链不断,为保障靠泊西非船舶正常运营和船员安全健康,面对非洲艰苦的工作环境及疫情带来的巨大风险,黄海兵义无反顾一次又一次选择坚守。从2019年10月初到2020年8月底,在非洲坚守近11个月后,他终于赶在中秋、国庆双节长假前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江苏老家。这时,老父亲经过手术已顺利康复出院。“全家人欢聚一堂,最高兴的就是看到我平安归来,”黄海兵说。


  

  图为黄海兵在非洲业务一线的自拍照。执着而乐观,他坚守现场为公司靠港作业船舶提供着指导和服务。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