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人的信仰

发布日期:2022-01-21
作者:李嘉慧
字号:[ ]

  海螺声

  我们总会在灾难和困难面前,看到一些人赴汤蹈火、义无反顾、舍生忘死,他们撒下了鲜血,甚至留下了宝贵的生命;我们还能在年复一年的工作生活中,看到一些人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好每一份责、做好每一件事。他们朴实却不普通,平凡却不平庸,其身上体现出的精神让我们动容。

  这些身影往往都有着同一个名字——中国共产党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到:“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战争革命时期,还是在意气风发的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都不忘这颗初心,全心全意做这个国家、社会和民族的脊梁骨,做这个国家、社会和民族的最虔诚的守护者和最坚定的开拓者。

  究竟是什么让中国共产党人在危险面前毫不动摇地坚持付出自己的鲜血乃至生命,是什么让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平凡的工作中坚持付出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是信仰!

  这股信仰有力量。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初的几十人,发展到今天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的执政党。100年时间里,我们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无数党员付出了许多。正是因为胸怀坚定的信仰,在艰难的岁月里,无数先辈才能信心百倍,创造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改变,人的思维和想法都发生了改变,但唯独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不变。这融入血脉的信仰坚如铁,培育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拳拳之心,酝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雄壮伟力!

  这股信仰有颜色。它是红色的,因为万千共产党员用鲜血染红了它!我们都知道,选择信仰很难;坚守信仰更难,背后不知需要付出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努力,甚至有时需要付出鲜血与生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追求这个信仰、坚守这个信仰,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辈“豁出命改变人民的命”。这种牺牲值吗?李大钊告别安逸的书斋生活,涤荡历史的尘埃,新造民族之生命;彭湃放弃“鸦飞不过的田产”,开辟中国革命以农村为基地走向胜利的道路;马伟民拒绝国外优渥待遇,一心为国谋求科技之光……一位位共产党人用真切的行动乃至生命给出了答案,这种牺牲就一个字“值”,以“无我”之境书写“人民”的华章,锻造出“大我”的人生。

  这股信仰有甜味。1921年,烟雨蒙蒙的嘉兴南湖,一艘承载有真理之光、人民期待、民族重托的红船轻轻地划开历史的序幕。13位先驱者冒着生命危险坚定不移地喊出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刻,信仰的甜味就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般,迅速填满每个人心坎。因为这信仰的甜味,方志敏在阴冷潮湿的狱中犹能写出《可爱的中国》;陈望道忘情地将墨汁错当红糖吃,也是感觉“够甜够甜了”;张桂梅身患20多种疾病,仍能微笑着说出“生命已值得”……只有共产党人知道,让我们“挺过来”的,不是我们的肉体,而是我们心中能够品出那“很甜很甜”的信仰的味道。如今红船依旧,但是中国已不同以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奋斗目标迈进。”这股信仰的甜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奋斗来了中国万千人民甜蜜的生活。

  人不能没有信仰,共产党员更离不开信仰。这股信仰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这股信仰必将生生不息,呼唤指引我们立足岗位,共筑世界一流航运企业,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

  【作者单位:中远海运散运】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