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安围到海尚明珠智慧园(附图片)

发布日期:2022-02-18
作者:刘超 陈泓彦
字号:[ ]

海尚明珠智慧园自2018年1月开园以来,始终秉承中远海运资产的经营理念,打造“有温度、有故事”的园区,与企业一路相伴,共同成长。2020年,园区被纳入为“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园区入驻企业以文化创新、高端智能制造类型为主,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企业1家,园区总注册资金超过50亿元。2022年1月6日,中远海运资产海尚明珠智慧园举办新春客户恳谈会,以园区为平台,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围绕加强园区企业业务交流、共建共享企业宣传名录、打通园区“内循环”等展开热烈交流,期冀在新的一年创造新的辉煌。

挥别过往,迎来序章

海尚明珠智慧园(前身为城安围船厂)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南,东临洛溪大桥、南靠珠江,拥有340米码头岸线,占地约64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1400平方米。船厂成立于1974年,1985年更名为城安围船厂,曾在华南地区首次实施沥青船改造、油轮“单改双”,见证了广州船舶修造业发展的光荣历程。

2014年船厂停产搬迁,中远海运资产按照集团“处置低效资产,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资产经营效益”的工作要求,借势广州海珠区提高低效用地产能,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目标,对船厂进行转型升级改造。改造项目于2016年5月19日正式动工,2018年1月6日正式开园,昔日旧船厂以全新的面貌闪亮登场,继续扬帆起航——这也标志了中远海运存量物业资源开发管理进入新篇章。

赓续血脉,传承基因

园区内的旧厂房、船排、铁轨、船锚和参天乔木,无一不见证了珠江畔广州市近代工业之路。海尚明珠智慧园设计团队秉承保护并发扬船厂的历史古迹的初心,一砖一瓦地保留城市文化与街巷肌理温度,辅以中远海运集团的产业聚集优势,利用船厂特有的工业遗迹为载体,采用当代视觉元素和体验形式,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工业化进程的历史性成就,重新定义城安围的繁荣和创新发展。

通过落实“微更新”设计理念,重塑街区风貌,形成独特的文化体验和地域特色的环境,让历史建筑焕发新生,助力园区重新开启新时代的发展征程。2021年9月,海尚明珠智慧园入选“广州第七批12处历史建筑推荐名单”。

城市更新,迸发活力

海尚明珠智慧园既是历史的见证,也在升级改造中以兼具历史感和现代审美的形象再现于新的城市空间当中。海尚明珠智慧园的设计和施工团队基于岭南文化与中远海运企业文化,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卸去设施老旧这项“重包袱”,打破大拆大建的改造模式,利用“保护、治理、融合、活化”的设计原则,将城市过去的记忆、现代的时尚和未来的风格融为一体,传承历史文脉的同时注入新的经济文化元素,让空间更有“灵魂”,打造文化艺术、科技创新、休闲消费等新经济行为的重要空间载体,营造低密度、智慧型新兴产业园区,提升城市新活力。

创新理念,彰显特色

海尚明珠智慧园位于海珠区滨江公共活动带上,作为新城市南中轴区功能的延伸及其配套设施的补充,与中央商务区融为一体。园区的设计巧妙利用了原有建筑群落的空间特色,以“运动办公、健康工作”为理念,设计步行空间的趣味性、多样性,打造全新的滨江运动跑道。以“临海之台”为设计概念,倡导健康生态的办公新环境,打造充满生机的有氧滨江景观带,让园区成为广州都市核心景观带的一处新地标。

园区内设计公司、网红孵化基地、文化品牌公司林立,园区食堂及品牌咖啡厅健康运行,为各类高科技创新创业企业提供从初创到上市的全生命周期和全链条服务。昔日的老船厂通过升级改造,如今已成为华南地区海洋科技的标杆园区。

创造价值连接梦想

海尚明珠智慧园通过设计改造,增加园区可租赁建筑总面积42795.97方,实现了园区经济效益空间的最大化开发利用。开园以来营业收入逐年递增,截至2021年12月,园区整体出租率达95.29%。

与此同时,园区运营团队不断探索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2021年5月20日,海尚明珠智慧园建立“爱心驿站”,秉承脚踏实地为人民做实事的理念,积极开展爱心公益活动,为建设更美标杆园区作出贡献。海尚明珠智慧园接驳地铁站试运行巴士以车身、车厢等载体,在车身内外张贴宣传标语,营造了鲜明的红色基调和浓郁的党史学习教育氛围。2021年12月1日,专线公交正式试运行,为园区企业客户提供了更加舒适、优质、高效的通勤服务,充分满足海尚明珠智慧园日益增长的通勤需求。

2021年,园区还举办了“暖人心,送清凉”活动、篮球比赛、“情暖人心”爱心义卖等活动,提升“有温度有故事”的园区文化氛围,丰富入驻企业职工的文体娱乐,有力提升了海尚明珠智慧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原城安围船厂外景


焕然一新的海尚明珠智慧园外景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