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元宵灯
流金岁月
故乡的元宵节必不可少的活动是送灯。傍晚时分的家门口、河边、井旁、粮食囤下、田间地头,还有祖坟旁边都会亮起一盏盏各式各样自制的灯,孩子们的手上也会捧着一盏和自己属相一样的面灯。
面灯的制作有些讲究,用来做底盘的面团要用当年新麦磨成的面粉来做才是最好,中间定要凹进去盛花生油才算正宗。花生油也是要用当年的花生新榨出来的方是上选;灯芯是用当年的棉花搓成的棉线均匀地缠绕在野生红草茎制成的灯芯柱上制作而成;野生红草的茎需要选粗壮、笔直、光滑的,折成约5厘米等长的短柱,插在底座上当作灯芯柱。
傍晚时分,点亮面灯,孩子们便高高兴兴地提着走街串巷,仿佛一只只萤火虫飞来飞去,欢笑声回荡在故乡的大街小巷,身子骨便在摇曳的灯光里逐年长高。大人们会在祖坟旁边挖一个小坑,小心翼翼地把灯放进去,点亮,然后离开,祈佑通往幸福的道路永远充满光明。
萝卜灯的制作没有那么讲究。选取自家地里种植的粗大的青萝卜、胡萝卜,去掉前后两端,截取中间比较粗直的部分,用刀切成一个长方体,选取一面挖掉最中间萝卜瓤,四周雕刻出来锯齿状轮廓,萝卜灯便做好了。这种萝卜灯是最大的,也是全家共用的。萝卜的前后两端比较小的部分用来制成小一点的萝卜灯,点亮放在河边、井旁及田间地头,祈望来年庄稼五谷丰登、家人身体康健。
离开故乡数十载,故乡元宵节的灯像是伫立在异地游子心中的灯塔,一直照亮着我回归故乡的心路。【作者单位:中国船燃青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