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潮
第一次海上过春节是在莺歌海轮。从澳大利亚出发,恰逢小年。大厨早准备好了黏米面,一大早就把加了豆沙的海派风味年糕端上了餐桌,甜丝丝、香喷喷,吃得大家连连竖起大拇指。
政委和大厨都是“老传统”,所以这过年按部就班,就照着传统来。到年二十九,政委组织人把餐厅布置得张灯结彩,红红火火。忽然发现少了点什么,好半天才想起来没买春联。于是政委研墨、裁红纸,服务员挽起袖子,刷刷每人一套,有对联、福字。服务员毛笔字写得可真好,无论是楷书还是行书,既能大气磅礴,也可以妙到毫巅。船员在一旁叫好,用对联作了点评——上联:洗碗,冲抹擦刷件件拿手;下联:写字,楷草隶篆样样精通;横批:手上功夫。
船上有一名湖南籍老船员,普通话不标准,却爱摆龙门阵:“我们家的春节从冬至就开始了,最重要的就是杀年猪、做腊肉,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劳累了一年,就指望着过年杀条大肥猪解解馋。杀年猪那天最热闹,亲朋好友都要轮番来坐坐。腌腊肉是一门技术活,用盐腌肉后还用柏枝来熏,既防虫又增加口味。猪头最好吃,要放在灶台烟火最旺的地方熏,家家户户除夕夜桌子上一定要有它。”机舱有一位老钟,来自东北,又瘦又小,精力格外旺盛,一说到家乡的春节,就蹲在椅子上,卷着漠河老烟叶侃起大山:“我们那疙瘩收了秋就开始猫冬了,成天就算计着怎么吃。我们那疙瘩穷,冬天吃大白菜多,如果是拉秧的黄瓜、辣椒、白萝卜,那就是好咸菜了。大白菜怎么吃?汲酸菜、腌白菜、辣白菜、晒干菜,只要手脚勤快,那白菜也能吃出猪肉味来。你说什么最好吃?对喽,猪肉炖粉条子。过年的杀猪菜最好吃,只要有了大肥猪,那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这猪肉就是越肥越好吃,尤其是五花肉,用火烤吱吱冒油。”不知谁插了一句:“老钟,就你这么吃,怎么还没上100斤啊?”他回应:“我是从小没饭吃,身体没长起来。长大了使劲吃也硬没吃起来。”引来众人哈哈大笑。
大年三十,早上组织棋牌比赛,下午安排猜谜语,有的老船员可以一下午围着灯谜转悠,不为奖品,就是爱琢磨。晚上的年夜饭少不了饺子,且只要是包饺子,必放春节晚会,因为只有春晚的气氛才契合包饺子这样亲情融融的场面。
第一次喝茅台酒便是在那个春节。第一次与这么多的海员如此尽情地开怀畅饮,让我忽然明白了海员的胸怀和情结以及那浓浓的乡愁。在这大洋上的浓浓年味中,我看到了漂泊的心灵在回归,海员的情怀在飞扬。
【作者单位:武竹海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