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总工会命名了一批工匠(技师、职工、巾帼)创新工作室,上海中远海运物流有限公司的巾帼创新工作室荣获“2021年度上海市巾帼创新工作室”称号。
上海中远海运物流巾帼创新工作室创建于2019年,团队成员共6人,领衔人张旻,其领衔的上海中远海运物流BOS中心项目组曾于2020年3月荣获“上海市巾帼文明岗”称号;同年,此巾帼创新工作室从中远海运物流28家创新工作室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一批“中远海运物流职工创新工作室”;2021年参加中远海运集团职工创新工作室评审会,“张旻职工创新工作室”成为集团首批授牌的“中远海运集团职工创新工作室”。
聚焦发展战略 激发支线业务新活力
上海中远海物流积极响应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依托长江流域“黄金水道”,以长江内支线集装箱支线驳运业务为纽带,在上海、江苏、安徽、湖南等地有着14家直属公司和广泛的业务网络,无论在行业地位还是市场份额,都占有重要地位。
公司历来重视依托数字化信息技术来提高为船公司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和高效性。新的支线运营系统为长江驳船水运板块及陆运板块定制开发,服务业务领域涉及到公司与直属14家口岸公司的业务交互与联动。项目初期,上海中远海物流巾帼创新工作室以融合创新为主旨,以全范围消除信息孤岛为目标,在总部集中式信息系统框架的基础上,打造“互联互通”的多式联运网络体系,并进一步引入服务产品体系和微服务架构的系统理念,通过产品-服务-工作指令-计算单-费率本的模式,为客户搭建从提供服务产品至最终计费结算的清晰脉络,并且为今后系统功能拓展留下了充裕的空间。
巾帼创新工作室以软件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为时间轴进行推进,协同项目技术深度策划系统需求分析设计工作,先后开展了支线业务服务产品梳理、服务类型收费标准梳理、系统功能清单梳理、支线商务需求确认、直属公司与支线系统交互的船代功能确认、系统交互节点确认、核心功能界面原型确认等。该系统实现了公司与直属14家口岸公司的业务联动赋能,为直属口岸公司提供了更加清晰便捷的信息化数据,充分发挥了长江内支线运输业务中船舶运营管理的功能。
推进信息化建设 打造提单管理新引擎
上海中远海物流巾帼创新工作室紧密围绕“抓产品、抓项目、抓典型、破瓶颈”的工作要求,根据业务部门需求,重点围绕流程改进、降低差错率及提升档案管理等痛点难点,牵头创新设计,打造出全新的提单管理系统。
为有效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和增强内部协同,工作室成员携手公司多个业务部门和开发团队,既做全局把控,又充当细节上的参谋助手,将管理与服务并重的理念贯穿于整个项目周期。提单管理模块上线后,完全打破了线下业务操作壁垒,实现了提单的领取与发放过程线上化,全面无纸化操作和实时互动,实现对于正本提单的电子签收和交接、跟踪提单签发的每一个步骤。此外,提单管理模块还为信息化数据提供了更加清晰边界,自2021年3月份上线以来,客户注册数已达到811家,通过系统领取提单数近4万票。解决了提单签收和交接需要大量人工干预的问题,以及提单管理业务操作分散的难点。
在工作室的协助下,各业务相关的部门通过该模块进一步优化了业务流程,大幅度减少了一线操作人员,目前只需设置1名专员,即可进行集约操作,不仅实现了提单的无纸化管理,并且通过系统模块自动化的运行模式,风险防控水平也显著提升。巾帼创新工作室还将项目成果推广至直属公司应用,以创新成果共享共用为抓手,搭建复制平台,推进公司实现效益最大化。
聚焦技术变革创新 拓展电商服务新空间
巾帼创新工作室以资源共享,内部联动为主旨,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专注为本”,关注着行业前沿新技术,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价值理念,围绕业务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从实用角度出发,不断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打造多项符合客户需要的好产品。
每一次创新都来之不易,工作室成员把灵感及时赋予到作品之上,2021年7月成功推动“电商集”运价服务平台顺利上线。过程中,工作室全程发挥了协调、枢纽的作用,讲效率、作表率,携手各相关业务部门,通过API方式与中远海运集运电商平台对接,最终实现公司业务部门以及长江内直属18个营业网点在新平台上购买电商产品及订舱。紧俏电商产品的抢购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优势,通过服务平台内置的预约下单、模板订单等辅助快捷方式,无需先支付保证金,使每单操作至少节省了10秒,大大提高了中签概率。
2022年,巾帼创新工作室将继续保持奋进者姿态,贯彻落实集团“十四五”战略规划,以数字化引领,积极推进内部联动、信息互通,不断打造“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信息化工具,改进服务和流程,挖掘数据价值,书写新速度,逐梦新未来。
(作者单位系上海中远海运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