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桃李争妍。近日,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员工冒雨赶赴舾装码头,为装饰一新的NE363船送行,庆祝第125艘6.1万吨散货船扬帆远航。
8年之内,同一船型完工交付超过百艘,是怎样的概念?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单体船厂同一船型建造能够超过百艘的,可谓凤毛麟角。
王同山是南通中远海运川崎技术中心工程师。据他介绍,6.1万吨散货船是基本设计部成立后研发的首款,也是首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船型,没想到初出茅庐的成果会成为当下市场评价极高的“网红”船型,目前在国内单体船厂建造数量最多,并获船东和租家一致点赞。
小荷初露角 出师遇风浪
众所周知,南通中远海运川崎拥有一支技术实力较强的设计研发队伍。这支队伍从公司创立之初的蹒跚学步,茁壮成长到渐入佳境,埋头奋斗了10年。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船东订造新船意愿低,船厂生存遭遇空前压力。为应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船厂必须打破研发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决心打造一支全流程设计、研发和建造完全自主的技术队伍,技术中心基本设计部由此应运而生。
根据当时市场调研,确定首款船型为全新的超灵便型散货船,设计目标是自我突破,各项性能指标要明显优于公司在市场上已有良好声誉的同类船型。
开弓没有回头箭。基本设计部人员在部门初创阶段勇敢地挑起重担。从确定船舶主尺度、优化船体型线起步,经过数年的研磨,一款低油耗、浅吃水、大舱容的新一代超灵便型散货船横空出世。经多年实船验证,油耗比市场同级船型节省5%。
2012年,各大船厂普遍面临订单匮乏的窘境,纷纷推出节能概念的新船型,力求抢占市场。超灵便型散货船便是当时船厂争夺的焦点之一。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基本设计部的首秀能否“一炮打响”?在当时,这不仅影响着公司自主研发的前途,还直接影响影响营销接单。
果然,市场拓展的路途一波三折。新船型“素面朝天”进行市场推广时,相对别人华丽的指标,反响几乎微波不兴。别说新客户,就连一些有过良好合作的老客户也不免心存顾虑。但公司营销和设计团队没有气馁,而是愈加主动地向船东耐心介绍这一值得信赖的设计成果。
厚积薄发 峰回路转
市场毕竟是客观公正的。2013年,其他船厂同类型产品开始陆续交付,实船运营结果使一些船东向一贯诚信笃实的南通中远海运川崎抛来橄榄枝,新船型营销一时春光无限。
事实证明,南通中远海运川崎没有让船东和货主们失望。2014年,6.1万吨首制船交付后,其优秀的性能指标、低廉的日常维护成本,迅速成为主力船型。“原以为是个‘青铜’,没想到是个‘王者’。”船东和货主们无不交口称赞,并极力推荐低调内敛、一诺千金的南通中远海运川崎。
数年内,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这款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船型,不仅成功跻身世界一流超灵便型散货船行列,还成为租船市场定价标杆船型。据营销人员介绍,过去带着船型资料上门推销却反应平平,如今不少“回头客”带着朋友、客户纷至沓来主动下单,很多船东甚至带着合作伙伴来团购。现在,追求品质的船东只要有散货船运力扩张需求,已习惯第一时间询问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位情况。
王同山介绍,6.1万吨散货船新船型热销后公司营销和技术团队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紧跟市场,紧跟技术和规范最新发展潮流,不断优化改进。特别是他们自主研发的船舶智能化管理系统(SEMOS)装船后,更是受到船东青睐。该系统不仅能助力船东节能减排,更能极大地减少船员的工作量。
近年来,散货船市场方兴未艾。在二手船市场和租船市场,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连同比翼齐飞的大连中远海运川崎,所造6.1万吨散货船成交价格和租金均高于国内同业水平。
通过“无监造”大考
始于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令全球各行各业都受到严重影响。生产经营如何破局,成为横亘在众多船企面前的一道难题。好在南通中远海运川崎早有预案,那就是实施“无监造”造船。
对于“无监造”造船,南通中远海运川崎早已驾轻就熟。此前公司在2010年就开中国船厂先河,实施“无监造”造船并创下第三方检查合格率最高、交船后保修率最低的纪录,为我国船舶工业史写下浓重一笔。迄今为止,公司已成功交付“船东无监造”船舶10余艘。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南通中远海运川崎“无监造”船舶何以深得船东青睐?一言以蔽之,就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言必行、行必果。“确保船东在与不在一个样”,是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应对“无监造”造船一以贯之的基本要求。尽管已有丰富的“无监造”经验垫底,但对待不同船东他们始终慎终如始,善作善成。
“无监造”造船源自船东的“他信”,也给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很多“自信”。疫情期间,很多海外船东在派遣驻厂监造师方面困难重重,南通中远海运川崎一方面积极协调申请函,一方面基于以往无船东监造经验的活用,直到船东监造师顺利驻厂并开始工作。可以说,“无监造”造船,为疫情期间船厂完成海外订单作出有益探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疾风方知劲草
一向以诚实守信著称业内、秉承严格契约精神的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在疫情发生的3年多时间里,本着“十个手指弹钢琴”的思路,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尽管自身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涨、物流受阻、政府限电等一系列困难和巨大的成本压力,恪守承诺,按照合同约定,保质、保量、按时交付出所有船舶。
业内人士表示,南通中远海运川崎6.1万吨散货船研发与营销的风雨征程,正是中国制造业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一个缩影;是该公司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重要指示,致力成为海上全球物流载体最佳提供者的生动例证。公司先后被国家工信部等部委或机构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船舶智能制造示范点、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江苏省船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成功屹立国际最具竞争力造船企业方阵中。
一船出口,千家受益;一业振兴,百业受惠。南通中远海运川崎的持续稳定发展,带动了南通船舶配套工业的进步。100多家南通船配企业在与之合作中尝到了甜头,不仅在寒冬时局的困境中获得双赢,更在企业管理效能上实现了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