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风雨海上来(附图片)

发布日期:2022-04-15
作者:中远海运特运党工部
字号:[ ]

奋楫者

近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文公布第一届“最美港航人”名单。中远海运特运总经理助理蔡连财光荣入选2021年“最美港航人”。

蔡连财,中共党员,高级船长,1991年参加工作,先后在不同船型工作,历任船舶驾助、三副、二副、大副、船长等职,现任中远海运特运总经理助理兼货运技术部总经理,曾先后荣获集团“十大杰出青年”“先进个人”和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9年入选交通运输部科技专家库,同年9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称号;2021年经国务院批准获享2020年政府特殊津贴。

2016年,在一篇撰文中,蔡连财感慨:不知不觉,我也成了一个有故事的人。今天,就让我们详细了解这位中远海运特运货运技术团队领航员的故事——

“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学”

“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学”,与蔡连财共事多年的中远海运特运半潜船资深港口船长付绍洪说。

认识蔡连财的人都说他英语水平顶呱呱,计算机技术顶呱呱。其实蔡连财并非科班出身,这两项技能都是他“自学成才”。

1991年从集美航海学院毕业怀着船长梦来到公司时,蔡连财深感英语水平距离实际工作需要有很大的差距,于是开始坚持不懈地学习英语。6大本密密麻麻记满生词的笔记本,5、6个被听坏的随身听,100多盒英语磁带。时光不负有心人,2001年10月,蔡连财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公司英语技能测试,被选拔赴美国休斯敦参加DP动态定位系统培训,成为新造半潜船泰安口轮的接船储备人员之一。

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在船舶应用越来越广泛,蔡连财开始自学计算机。2000年1月,蔡连财自己组装了一台处理器为赛扬366的电脑,以大学BASIC语言为基础,他刻苦钻研电脑编程,结合工作实际开发了恒向线计算、测天定位计算、罗经差计算、水尺检验、中英版潮汐附港修正、分时自动计算、大圆航线计算等一系列专为航海人量身订做的小软件。

2006年在康盛口轮任职大副期间,经多次试验修改,蔡连财成功开发出用于半潜船滑装大型平台的实时通讯软件CAILINK(Co-ordinationAndInformationLINK),结束了靠对讲器、高举黑板报告船舶状态的时代,极大提高了半潜船滑装作业效率。英国专家甚至为此特意建议中方对CAILINK进行注册和版权保护。

英语和计算机两项“辅助必杀技”的修炼,不仅铺垫了蔡连财扎实的成长之路,更为他打开了新领域的大门。

如履薄冰只为做好这份工

2011年6月,中远海运特运成立货运技术中心,蔡连财任副总经理并主持工作,任务主要是为半潜船、重吊船提供货运技术支持。作为拥有近10年半潜船管理经验的资深船长,蔡连财在半潜船这一块轻车熟路,而重吊船方面则有待探索。

“航线提出的关于重大件、件杂货方面的货运技术支持要求,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我来说几乎都是新问题。”每天面对新的挑战、新的难题,蔡连财都如履薄冰。

当船员时,蔡连财有一句“名言”:一名好船员,就是让船舶领导放心的船员。为了更好地掌握半潜船压载操作技能,蔡连财曾前前后后爬遍泰安口轮的35个压载舱;为了解DP动态定位系统操作,他自告奋勇协助高薪聘请来的专家工作,在DP控制台一站就是14个小时。

当船长时,大一点的甲板作业和工程项目,蔡连财都不分昼夜守在现场;为精益管理,他还反复摸索,通过调节压载水、保持合适的吃水差来提高船舶航行速度,节省燃油。

货运技术中心成立之初基础薄弱,如同一张白纸。当时公司重吊船、多用途船像“下饺子”一样投入营运,而货运技术中心的工程师还需要有个学习过程,港口船长数量也还赶不上新造船的速度。

一次又一次的技术难题带来的忐忑和焦虑,曾让蔡连财苦不堪言。但既然公司把这样的重任交给了自己,就必须做好这份工。

梳理货运技术管理流程,提升货运技术质量;建立共享机制,在团队及各部门内普及货运技术的运用;突显船队实力与货运技术,辅助市场营销……蔡连财十年如一日地带领货运技术中心持续推进货运技术的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和可操作化,货运技术水平和团队战斗力不断提升:制订装卸和绑扎标准,统一港口船长工作规范,发布《货运技术汇编》,为方便快捷完成各种运输方案打下坚实基础;针对货物预配薄弱环节引进MicrosoftVisio软件,实现30多条船的VISIO配载图全部量身定做;针对客户需求组织编写了18个货运技术文件,使重大件系固、衬垫、吊装等关键环节作业实现了自动计算;建立“大丹霞”系列重吊船舱盖的有限元模型,为该系列船露天甲板装重件所需的准确校核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半潜船领域,我们通过引进外部技术,在实践中反复应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例如在执行一些项目时,我们完善了工作流程、技术模板,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半潜船运输管理的技术积累,也为重吊船管理提供了借鉴和支持,收到非常好的效果。”从花钱请人做技术方案到完全自主设计方案,从技术受制于人到开创业界先河,蔡连财带领他的技术团队通过坚持不懈的辛勤耕耘,使中远海运特运货运技术中心成功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

“就像一根定海神针”

成立10年来,货运技术中心(现称“货运技术部”)跟随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步伐,不断积累经验、挑战极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运例:首创重吊船单航次承运8台整机RTG;全球首次在海况恶劣的西非海域成功实施海上平台“运输+安装”;吊装运载巴西奥运渡轮;新光华轮装载超3万吨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FPSO)“希望6号”、超4万吨TLP主体结构、242米长浮船坞;顺利中标并圆满执行全球最大油气开发项目TCO项目……这期间,货运技术中心团队无数次面对“不相信能装上去”等质疑,又或是其他种种严峻挑战,但每一次,蔡连财总能带领团队迎难而上,解决问题。

10万吨级半潜船新光华轮成功装载31740吨的“希望6号”平台时,蔡连财亲自到现场指挥,随机应变,圆满完成装货任务,创造了公司半潜船队装运单件货物最重、圆筒型货物体积最大双纪录。

有一次,公司装3件480吨重罐体,每个罐体只有3个承重160吨的底座,只能装在露天舱盖上。困难重重,如何保证安全?蔡连财认为,做事绝不能图一时之快,更不能有侥幸心理。凌晨2点多,他给船长打了电话,要求推迟装货。推迟装货将损失一天船期,但至少是可见的有限成本,若发生事故,损失不可估量。第二天,蔡连财组织相关人员开会,研究确定方案。船长积极配合,顺利倒出最佳位置,衬垫、系固方案得以完善,最终安全完成装载运输任务。

“蔡总在货运技术中心就像一根定海神针。”货运技术中心重吊船板块副经理瞿明亮这样评价:“每次有他在,大家的心就会变得很安定、有底气。”

货运技术团队对蔡连财充满信心,蔡连财更为自己的团队感到自豪。他说:“现在的货运技术中心既具备了一定的工作能力,又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正从领域专家走向行业翘楚。”

今天,凭借卓越的货运技术,中远海运特运品牌形象、市场声誉不断提高,公司半潜船、重吊船货运管理已跻身世界一流行列。而DP浮托安装作为一项极具难度的海上作业,称得上海上油气平台安装领域的尖端技术,中远海运特运是无可争议的业界领导者。公司迄今已完成全球22个DP动态定位浮托安装项目中的18个,在该领域处于绝对领跑地位。

创建“蔡连财劳模创新工作室”

盛誉归来,驶向远方。面对荣誉,远洋船长出身的蔡连财早已看向更远的地方:任何行业的竞争,最终都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如何为公司船队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成为盘旋在他脑海中急于求解的新课题。

创新工作室就是这一问题的解答之一。2021年5月18日,“广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蔡连财创新工作室”在中远海运特运正式揭牌。利用劳模创新工作室这个平台,蔡连财带领他的技术团队,坚持以“发挥劳模引领作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宗旨,以“满足经营发展需求,促进职工素质提升”为导向,以“组织技术攻关,开展传帮带”为载体,以“项目制课题研发,专题化培训交流”为手段,在技术革新、科技攻关、管理提升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作出努力,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作用。

“蔡连财创新劳模工作室”主要由货运工程人员、港口船长、货运安全监督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自成立以来就是公司最有活力的一个创新平台,既解决了许多货运技术难题,又为员工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短短几年间,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省部级荣誉2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9项,发表科技论文14篇,创新成果转化数十项。其中,主要创新项目“海上平台高精度动态定位安装技术攻关”已有多次海上安装成功实践,不仅助力中远海运特运打开国际市场,更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在海洋平台运输及海上安装领域的能力和影响力,技术水平世界领先;应用数字化技术的重要成果“船吊操作模拟培训系统”获得克令吊头部制造商麦吉嘉的培训认可,填补了我国在重吊船操吊人员模拟培训领域的空白,解决了关键操作人员紧缺、操吊技能提升慢的难题,系统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针对未来老旧平台拆解市场进行技术探索的“双半潜船拆卸海上平台技术研究”已获得多家客户认可,有望为公司开拓新业务做出积极贡献。

自我实现的巨大成就感让工作室成员创新创效的热情水涨船高,仅2022年度就新立项15项科研课题。

一身风雨海上来

时至今日,货运技术中心更名货运技术部,早已成为中远海运特运的一张闪亮名片,“蔡连财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出了响当当的品牌,而他带领的货运技术团队也从创立之初的16位成员增加到现在的40多位。曾经在货运技术中心历练,现在国内外各岗位继续从事货运、经营工作的,既精通货运管理,又兼具经营等综合能力的还有近20位。期间,货运技术团队先后获得广东省工人先锋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广东省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过程虽然艰辛,但我们始终在前行,团队也显著壮大了、成熟了,可以说是向公司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蔡连财说:“一身风雨海上来,航海是勇敢者的事业,经历过风浪洗礼的远洋人从来不畏难。今后,我们的团队将一如既往地砥砺前行,在磨练中成长,相信我们一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强。”

(中远海运特运党工部供稿)

图为蔡连财在新光华轮命名接船期间接受央视采访

认真、钻研的精神和秉性始终是蔡连财身上的标签

“蔡连财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在为公司船队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扫一扫 看视频


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