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奋斗之我答好青春之问

发布日期:2022-05-20
作者:何雍慧
字号:[ ]

  海螺声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青年的未来在哪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的冲击,这是“时代之问”,更是青春之惑。

  100多年前,中国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同样对中国的出路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艰苦的探索。五四运动时期,中国青年要求改造社会的呼声响彻祖国大地。经过反复比较和思考后,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作出共同的选择——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和改造中国的理论武器,认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之间的本质区别,认识到只有科学社会主义才能根本改造中国。同时,党的一大在研究了在各地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作为党的预备学校问题后,决定吸收优秀团员入党。最终,在1922年5月5日马克思诞辰104周年纪念日这天,召开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从此,中国青年群体有了统一的奋斗目标和政治纲领,那就是立足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00年前,生活在动荡年代的他们信念如钢;100年后,出生于和平时代的我们矢志不渝。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犹如一盏明灯,再一次为青年的健康成长指明方向。

  志当存高远,敢为天下先。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100年前中国青年之志在于救国;100年后中国青年之志在于复兴。这是国家赋予青年的伟大使命,更是党对青年的殷切盼望。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接力赛上,我们必将听党话、跟党走,积极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塑造“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理想信念,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殷切期待。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精彩冬奥的背后闪耀着数万名青年志愿者的光芒;疫情防控一线遍布着“90后”大白的身影……中国青年在一次次大考中展现出“永不服输”的信念和勇气令人印象深刻。

  实现“中国梦”的前路是一条拼搏之路、奋进之路、挥洒汗水和勇气之路,这正是我们施展才干、挥洒青春的大好时机,我们要敢于面对当前的困难和挑战,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在困难挫折面前不迷茫、不消沉、不懈怠,用智慧和汗水干出一番新事业、闯出一片新天地。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上”至航天事业一线,“下”至奋斗者号潜水器研发,青年用绚丽的青春音符与激昂的家国情怀,谱写出献给党和祖国最动人的歌曲。

  拒做“躺平”青年,以奋斗之我答好“时代之问”,以进步之我奔跑在青春的赛道上,我们将牢记大国使命,传承革命薪火,赓续百年荣光,书写新时代的满分答卷!

  【作者单位:中远海运散运】


首页
返回